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揭秘|徐志摩第二个儿子,为何夭折?

长江云  2019-05-27 10:25:31
分享到:

1924年,年仅27岁的徐志摩担任了北京大学教授。并与胡适、陈西滢等人创办《现代评论》周刊,这时的他,不满军阀混乱、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向往和追求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在“三一八”惨案中,他在散文诗《婴儿》中,用“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产妇,来象征处于苦难中的中华民族,用“美丽的婴儿”象征他所盼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新政治”。

徐志摩

第二年1925年3月,徐志摩开始出国游学。也就在这一年他途径柏林时,想起了两年不曾谋面的前妻张幼仪,当他敲开张家大门时,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徐志摩与前妻张幼仪

离婚两年,张幼仪一直住在这里,平日里她还要去德国裴斯达洛奇学院念幼师的课程,为的就是更好的培养小孩。当徐志摩走进屋内,他一眼就看到墙上挂着的大幅照片,那是他儿子彼得,桌上也摆着,就连地上也有。徐志摩是深度近视,他边走边推了推眼镜,走到跟前一看,才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照片,而是遗照!就在徐志摩到来的一个星期前,刚满2岁的彼得刚刚离开了人世。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二子 彼得

1924年的冬天,彼得病重垂危。原来由于张幼仪怀孕和生产后没人照顾,身体非常虚弱,只能放弃母乳喂养。而异国生活艰辛,张幼仪买不起每天的新鲜牛奶,彼得因此染上了寄生虫。1925年3月的一天夜里,彼得突然尖叫起来,腹痛难忍,张幼仪赶忙连夜把他送到医院,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几天之后,和张幼仪相依为命的小儿子彼得,还是走了。

在这本《徐志摩全集》中,我们找到了徐志摩在儿子彼得去世一年后写下的一篇回忆文章,名字叫《我的彼得》。“那天在柏林的会馆里,我手捧着那收存你遗灰的锡瓶,这才觉着父性的爱像泉眼似的在性灵里汩汩的流出;只可惜是迟了,为什么要到这时候,我才觉着骨肉的关连?为什么我对自身的血肉,反是这般不近情的冷漠?”儿子的去世,骨肉亲情,唤醒了徐志摩那一点点的父爱,这时他才恍然知道自己从来没有尽到过父亲的责任。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与张幼仪一起为儿子彼得举办了葬礼后,还主动提出要带张幼仪去意大利散散心。然而他们刚到意大利,张幼仪就发现,每天早上徐志摩都焦急地等着从中国寄来的信或是电报,那坐立不安的样子和之前他们在沙士顿,徐志摩等待林徽因的来信时一模一样。事实果然和张幼仪猜想的一样,徐志摩又恋爱了,他恋爱的对象是谁呢?

来源:长江云

(编辑:郭小涵)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