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戏码头|“三秦俊小生”——王新仓

HBTV戏码头微信公众号  2019-05-13 10:35:22
分享到:

王新仓的名字,对于三秦大地上爱好秦腔艺术的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他高亢激越、宏亮圆润的天质嗓音和高时响遏行云、低时涓涓流水,时而浑厚饱满、时而清丽婉转的优美唱腔,在秦腔生角发展历程中,既能“以声抒情”创造意境美,又可“以情带声”尽展秦风秦韵。他通过对《周仁回府》、《秦王李世民》、《楼台会》、《游龟山》、《凤鸣岐山》、《长城歌》、《恩仇记》、《大唐玄奘》、《黄鹤楼》等剧中诸多经典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被三秦父老们亲切地称为“三秦俊小生!”

1962年,王新仓出生于历史悠久被誉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陕西凤翔县。在世代农耕为生的家庭里,敦厚善良的父母留给他的人生箴言是“安分守己,与人为善”。因此,无论走到哪里,王新仓的骨子里永远透着特有的一股质朴憨劲。

正是凭着这股憨劲,12岁的王新仓在报考当地剧团戏校时,竟然一口气不歇地连唱了三段《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其高亢清脆的优秀嗓音立刻被县剧团选中,他正式开启了秦腔学艺之路。在校期间,王新仓受到了系统而严谨的“科班教育”,尽管课程单调枯燥,过程艰辛疲惫,但他硬是将“四功五法”的基本功,学得扎扎实实,这让他很快就在同期学员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戏校毕业后,王新仓因学业优秀被挑选分配到凤翔县剧团。作为一名新人王新仓对每出戏都是抱着“苦学苦练”的态度,在团里是出了名的“爱戏如痴”。在初排《悔路》时,为了练好基本台步,他每天夜以继日地连轴转,三个月下来,竟然将一件旧莽袍的下摆踢成了碎片。为了学好《悔路》,他还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从正在宝鸡市人民剧团教学的秦腔著名艺术家任哲中先生处“偷艺”,学下了《悔路》的套数。

是金子,总会发光!1982年,凤翔剧团在宝鸡剧院售票演出新编历史剧《秦王李世民》。在一次演出中,扮演李世民的演员突然“哑嗓”,眼看就要砸戏。“救场如救火”,王新仓被剧团领导安排登台出演该剧男一号。虽然此前他作为替身曾参加过几次排演,但作为主角在舞台上演出王新仓还是第一次。“新李世民”亮相,王新仓一句“苦音垫板”出场:“父皇圣命怎违抗......”未待唱完,台下便响起了一片叫好之声。他不仅顺利完成了《秦王李世民》的救场任务,还得到了全场戏迷的认可。自此以后,王新仓在剧团里成为了一名“挑大梁”的青年演员,在舞台上相继出演了《周仁回府》的周仁、《白玉楼》中的张彦、《升迁图》中的吕中、《苏武牧羊》中的李陵、《长坂坡》中的赵云等一系列的生角重头戏,他也在秦腔届开始慢慢崭露头角。

1984年,王新仓从凤翔县剧团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刚来不久,他就担纲秦腔音乐改革实验剧目《楼台会》中的梁山伯一角。为了排好这出戏,王新仓每天总是比导演李继祖先生要求到场的时间早半个钟头先自练,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常常练得头晕、腿肿,连爬楼梯都感觉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新仓凭着《楼台会》中梁山伯的精彩表演,荣获了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演员二等奖。这也是王新仓步入秦腔艺术至高殿堂之后的头一个大奖,无疑为他日后攀登戏曲艺术巅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不久,王新仓正式拜秦腔著名艺术家李继祖为师。经过李老师悉心调教和倾囊相授下,让他在秦腔表演上得到了质的飞越。李老师为了丰富王新仓的艺术技巧,还专门为他推荐京剧名生王均衡学习形体,推荐著名秦腔花旦马友仙学习唱功和表演,推荐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学习道袍、水袖、扇子等功法。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的磨练,王新仓的表演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名字也在秦腔界越叫越响。

1997年5月,王新仓在新编秦腔历史剧《蔡伦》中饰演汉和帝刘肇,随团进京演出广受好评,而他也因角色上的出彩表现,荣获全国梆子声腔调演大会“表演奖”,其主要唱段更被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和中国戏曲学院同时选为教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7年12月,王新仓终于获得了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桂冠。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鲜花和掌声,王新仓却没有丝毫的留念,他依然孜孜以求地传承表演技艺,大胆探索开辟表演新空间。

如今,王新仓依然执着的走在秦腔艺术传承的路上,全身心地投入秦腔的推广与普及,扩大秦腔的影响力,为秦腔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努力着,让秦腔这个古老而有一定区域性的剧种走向全国,更加光彩耀眼。

来源:HBTV戏码头微信公众号

(编辑:郭小涵)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