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生活中的慌张就是青春

广鉴学堂  2019-04-19 16:03:15
分享到: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2018年,广鉴学院同仁们以一年的时间坚持日读《论语》,深感于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读读《论语》,对照自身的言行省察,必然会产生提升生命的力量,使生命的真实不被昏惰之气所侵染,从而上达君子自强之道。其间或有所获,述诸文字,今选取部分以示诸学友。

古代圣人孔子所写的《论语》告诉后人很多做人的道理,而我认为最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生命转瞬即逝。因此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们应该更合理的去规划。就在孔子感叹时光飞逝之时,他描述了这样的一种人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道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孔子所说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生阶段。



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个可能是孔子确定了人生的方向阶段。让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很早被父母安排学习各种技能,这个对于孩子来说太早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反对一味的读书而不去思考,反对不能深刻的了解书的意义而不能有效的运用书本的知识,甚而陷于迷茫。



三十而立,这个年纪应该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认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能坦然的面对所有的困难。三十而立并不是说要成家,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或者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独立性,自觉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当下,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四十而不惑,对于未到四十的我而言,四十而不惑的意思是说到了四十岁你就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懂了。然而对于已经到了四十岁的人来说,你不明白的事情你都不想明白了,年轻的时候你每件事情都想明白,每个人你都想仔细把他看透,每件事情你都想明白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甚至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你都去明白它,但是实际你是明白不了的,有的时候你连你最爱的人在你旁边你都不能完全明白,有一些事情你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等到后来老了才发现生活中的慌张就是青春,当你不慌张了就说明你的青春没有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对于自己人生阶段的总结之一,孔子在50岁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想要追求和实现的是什么,有的人到了50岁还不知道,有的人在50岁以前就已经知道了,但是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只能去认命。当今社会,50岁只是事业的起点,只要认清了一个方向,就要去奋斗,和年纪大小并无太大的关系。

六十而耳顺,是指到了六十岁无论什么话都能听的进去,能站在发言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人到了六十岁心如止水,能够很清楚的去辨别是非真假,这个境界已经达到了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所欲。



七十而从心所欲,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人活到了七十岁,肯定经历过无数的坎坷,就像俗话说的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所有的坎坷都已经经历过,所有的规矩都已经成为生命习惯时,就可以从心所欲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渐提高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到四十岁是人生学习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七十岁是人的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的阶段。道德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