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爱国情 奋斗者 ·知识分子风采录 李发泉:航天“黑障区”的探秘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起本台推出专栏《爱国情 奋斗者》,讲述中华儿女拼搏一线、建设祖国的奋斗故事。第一集来看《李发泉:航天“黑障区”的探秘者》。
“它(激光)的峰值功率非常高,它能够把人烧伤,打在物体上,它能把它烧着。”李发泉向记者介绍着。虽然手上被激光烧出好几处疤痕,但一说起这套激光雷达系统,李发泉就像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国际公认对我的技术领先,国际上也在用我们的设备,不需要什么夸奖 实际行动摆在这儿了。”
二十多年前,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始利用激光雷达,进行高空天气探测研究,为航天器的发射、回收做侦查任务。当第一束激光射向太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望远镜接收不到任何信号,李发泉就睡在实验室——等。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我们就临时搭了这么一个床,人可以在这上面躺着,也能看到仪器设备上的信号。”
经费不足,看不到成果。几年后,激光雷达项目组走得只剩下两个人。家在山东的李发泉,连着几个春节,都在武汉的实验室里度过。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绕一个线圈,总共是1200圈,不能停不能松手的。然后从早上一直绕到晚上,外面的鞭炮噼里啪啦响,吃饭的时候,也是我爱人就是把饭送到我的嘴里。”
李发泉的妻子 张玉玲:“没有白天,没有晚上,没有节假日,只要醒着的状态,基本上在考虑他的工作。”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哪里,就在我们这里 如果我们不去这样去做的话,中国在这个方向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攻下来。”
终于有一天,一个微弱的信号,回应了李发泉6年的守候。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有一次隐隐约约,看到有个地方的观测数据有点异常,就表示这个事情搞成功了,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这几年,城市更加繁华,夜晚的霓虹对激光的干扰变得严重。李发泉只能逆向而行,离开城市,到偏远的地方去做实验。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云南丽江(台站),到了山下再往上走就有雪,汽车上不去了。就到旁边的村子里面去找拖拉机,拖拉机上不去了,我们就(把设备)一趟一趟地往上扛。”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工程师 林鑫:“就没水,用矿泉水瓶装,或者用个小板车,把水打到桶里然后拉上去。”
李发泉的办公室常备着一个旅行箱,塞满了厚薄不同的衣服。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一接到电话或就可以随时走,这是我的干粮,长时间不会变质的煎饼。”
就在采访过程中,李发泉接到电话,北京观测台站的设备出现了无法接收信号的问题,需要立马解决。
五个小时的高铁转三个小时的汽车,到达北京台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李发泉来不及休整,放下行李就钻进了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十点多。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对于空间的观测,如果有一些异动,你没有发现,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恢复。”
设备恢复正常后,李发泉还不放心,步行到离台站几公里远的野地里测量激光质量。
北京观测台站,位于燕山脚下,冬夜里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李发泉没顾得上换衣服,身上还穿着白大褂和一次性帽子。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工程师 林鑫:“一工作起来就忘我。有一次晚上,为了减少干扰,他电话调了静音,打电话也没人接,就要报警了,我们都以为他被狼吃了。”
二十年,新疆的沙漠深处、云南横断山脉的深山老林,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都留下李发泉团队的足迹。他们修建起从西藏到漠河,从巴西到南极的观测台站,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2000年,实现了全高程空间连续探测;2006年,实现了全天时时间连续探测;2014年,实现了多参数同时探测,并且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0年,发明了余光倍频激光发射技术, 实现了全高程空间连续探测;2006年,攻克了原子滤光信号接收技术, 实现了全天时时间连续探测;2014年,突破了高分辨的光谱技术瓶颈,实现了多参数同时探测,并且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达仁:“对我们国家的航天,整个中高层大气的高技术的运用 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可能这些技术听起来有些难懂。但是,神舟飞天,嫦娥登月,墨子传信……这些航天活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才得以安全进行。当举国上下都在为这些航空壮举欢欣鼓舞时,李发泉团队已经整装待发,前往下一个无人知晓的观测点。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李发泉:“我觉得我真的是赶上了一个很幸运的时代,国家给了我机会,我为国家也尽了我的力量,我感到没有白活这些年。”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昕 张龙 卞勇 通讯员 罗芳 责任编辑 何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