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二三类县市区实现“弯道超越”

长江云  2019-03-21 16:03:30
分享到:

日前(2月28日),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联合新榜首次发布《2018年度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分析报告》,并公布“县域政务融合传播50强榜单”。

记者发现,进入榜单前十名的湖北省一类县市区仅有3个,分别是天门市、夷陵区和大冶市;而全省县域经济前十强中,有8强排名在20名以外。

长江云大数据中心分析认为,在目前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的探索实践中,广大二三类县市区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总体得分均优于一类县市区。而这种经济实力与传播能力间的“倒挂”现象,说明在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技术进步已“熨平”了“经济鸿沟”,“经济实力已非决定性因素,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功与否更多地取决于进行媒体融合改革创新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一】总榜排名前十强 经济强县仅占三席

据介绍,“2018年度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对湖北省103个县(市、区)各类政务传播平台的融合传播力进行整体考察,旨在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全面、客观和系统呈现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发展现状,为湖北省各县级政府提升政务融合传播效能,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分析参考。

该分析报告分为总榜及好感度、公开度、影响度三个分榜单。

总榜数据显示,排名前五十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的竹山县在满分1000分中获得751.79,得分最高。排名第五十强的来凤县得分589.81。总榜未出现高分段县(市、区),数据显示政务融合传播的上游空间较大。作为第三类县(市、区)的竹山县,这次弯道超车抢占榜首,数据显示其影响度、好感度两个一级指标的指数排名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一;二级指标中的“传播情况”及“受众参与”也位居榜首。

在好感度指标的分榜排行前五十强中,竹山县、天门市两地的得分均超过700分,分列前两位;得分在600分以上的县(市、区)有30个,占比60%。该分榜中包含“受众认可”、“受众参与”、“媒体关注”3个二级指标,着重考察政务两微一端在日常推送与服务中给公众和媒体留下的整体印象。数据显示,“受众认可”指标的最高分是安陆市,得分803.09;“受众参与”指标的最高分是竹山县,得分826.06;“媒体关注”指标的最高得分是江汉区,得分780.69;“媒体关注”指标排行的前十强中,武汉市的七个区均列其中,另外三个是神农架林区、秭归县和天门市。

在公开度指标的分榜排行前五十强中,700分以上的县(市、区)有26个,最高分是赤壁市,得分799.82;排名第五十强的石首市得分也有617.62。该分榜强调的是地方政务公开业务能力和政务融合传播的原创能力,包含有“公开情况”、“原创情况”两个二级指标。数据显示,“公开情况”指标中的最高分是谷城县,得分886.5;“原创情况”指标的最高分是江夏区,得分781.6。综合来看,赤壁市在公开度榜单排行中以799.82的得分位居榜首。

在影响度指标的分榜排行前五十强中,安陆市、竹山县两地的得分均超过800分,分列前两位。该分榜包含的二级指标中有“传播情况”、“爆款情况”,其下的“最高阅读数”、“转发数”等统计数据最能体现各地区各部门发布的内容受公众喜爱的程度。数据显示,“传播情况”指标的最高分是竹山县,得分824.46;“爆款情况”指标的最高分是武昌区,得分为满分,以微信最高阅读数为例,达到“10万+”的县(市、区)有13个,过“5万+”的有47个县(市、区)。

【二】非一类县市区积极探索政务融合传播,实现弯道超越

长江云大数据中心通过对榜单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湖北省各县域政务融合传播实践中,众多非一类县市区积极探索政务融合传播,实现弯道超越,总体得分普遍高于“经济强县”。

据介绍,依据2016年湖北省《关于完善县域经济工作考核的意见》,全省103个县(市、区)被划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县市区22个,二类县市区27个,三类县市区31个。

总体而言,这一分类标准基本可视为各级别县市区的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即一类县市区多为全省经济强县(市、区),经济实力整体优于二、三类县市区。比如,一类县市区中排名第一的武汉市江夏区,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2.8亿元,远高于二类第一名枣阳市(30.7亿元)和三类第一名恩施市(21.1亿元)。

长江云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师伏添娜介绍,在此次政务融合传播的总榜排名前五十强中,一类县(市、区)有10个,分别是天门市、夷陵区、大冶市、潜江市、仙桃市、枝江市、江夏区、武昌区、孝南区、蔡甸区;非国家和省重点开发区域所在的二三类县(市、区)个数分别为18个和22个,二三类县(市、区)的比例占到前五十强的80%,“总体而言,呈现出二三类县(市、区)在经济资源优势相对靠后的条件下,积极探索政务融合传播的路径且初显成效。”

而记者也发现,在政务融合传播总榜上排名前十强的县市区中,除夷陵区和大冶市外,其他八县市均非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强县。排名第1名的竹山、第6名的郧西和第7名的大悟在湖北省县域经济划分中均属第三类县市区。

而对照2017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情况,湖北县域经济前十强中,第一名江夏区的政务融合传播排名仅为33名,其他9强对应的排名分别是:大冶市第9名,蔡甸区第41名,黄陂区未上榜,襄州区未上榜,仙桃市第24名,东宝区未上榜,潜江市第16名,新洲区未上榜,夷陵区第4名。

【三】政务融合传播中,经济实力已非决定性因素

长江云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师认为,这是一种经济实力与政务融合传播力间发生“倒挂”的现象。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座城市的总体传播能力往往与其经济实力、人口基数正相比,具体体现为:经济体量越大,财政实力越雄厚,政府对传统媒体的资金投入越大,技术设备更先进,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更高,而且媒体传媒对象的人口基数更大,市场空间更大,活跃程度也更强。

而进入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后,县域政务传播比拼的不再是资金投入,“经济小县”通过开通两微一端、对接长江云等技术手段,可轻松抹平与经济发达地区媒体间的技术、资金、人口基数等“鸿沟”,“县域传播力之间的比较已进入比拼创意、内容和服务性的全新阶段。”

链接:《2018年度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分析报告》

(责任编辑 吴松)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