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唤醒沉睡的文化瑰宝!当阳淯溪古镇入围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湖北日报  2019-01-17 09:55:31
分享到:

碾子、纺车、火耕水耨、古法种粮……一堆老物件诉说着农耕历史;老胶片、手摇放映机、旧海报……小乡镇中有大文化。去年,当阳市淯溪镇获我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同年12月底,该镇成功入围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记者曾走过许多古镇,大多是一条古街,加上博物馆,千镇一面,似曾相识。不过,在古镇淯溪,感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发展路径,一面老鼓,一曲新调,淯溪正尝试走一条乡村振兴与建设历史文化特色小镇融合的道路。

保护与发展相融合

淯溪镇位于漳河之畔,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灿烂。“淯溪镇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386年,东晋时因淯溪禅寺得名。”该镇文化中心主任李元钢介绍,该镇发现历史古迹81处,其中12处被评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遗址17处、古墓葬26处、古建筑19处,现存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处。

“一直以来,历史文化村镇建设基本以保护为主,多以‘博物馆’形式保护理念开展,形式较为单一。”多次参加相关评审工作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首任院长、教授赵冰认为,由于评审主要考核指标围绕古建筑保护和文物保护,一些古镇发展趋同:修一条古建筑步行街,建一个文物博物馆。步行街要么过度商业化,要么冷冷清清变成“鬼街”,有的博物馆因人员配置不足,平时不得不锁上门。

经过连续7次评选后,国内已产生4000多个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赵冰说,现在各地比拼的是发展模式,即如何转型突破,不是将历史文化瑰宝锁起来的保护,而是唤醒激活资源,与地方发展有机融合。

“保护和发展中,找到文化建设与地方产业融合的路径,这是淯溪古镇建设的发力点。”该镇党委书记朱伟介绍,从提出“文化兴镇”后,这一张蓝图已历经五任镇委书记,一任接一任,一干到底。

该市挖掘淯溪古镇文化资源,特别是荆楚农耕文明的丰厚宝藏,同时利用特色农业优势,建设谢花桥大米、漳河柑橘等传统特色板块基地,向上下游延伸,嫁接观光农业、深加工、田园康养、古镇文旅、农耕研学等项目,挖掘文化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生态链。同时,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创建为契机,整合具有淯溪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擦亮淯溪特色文化品牌,依托月潭河、五峰寨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系列文化旅游精品及特色村。

建设乡镇文化大院

依托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推动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是淯溪的另一大特色。

走进淯溪镇文化广场,记者看到,一个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育溪文化大院,吸引不少人群。整个建筑仿四合院格局,古香古色的古典围墙、灵动的漳河水牛雕塑,再现古老浓郁的荆楚农家风情的馆内陈设,这是由民俗博物馆、电影博物馆、群众图书馆、农民美术馆、健身文化活动中心组成的乡镇文化大院。

民俗博物馆有七个展厅,民俗体验厅、文明沮漳厅、民间文艺展厅、人生礼仪展厅、农耕文化展厅、生活习俗展厅、工商百业展厅,以图片、实物、雕塑形式展现淯溪传统加工业、手工业、民间文艺等内容,收集展示农耕旧时农具、木制家具,婚俗、寿俗等文化古件2800多件。图书馆配套2万多册图书。在电影博物馆,上千件电影设备,各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画报,各种老旧电影播放机多达40套。

淯溪还在不断拓展延伸乡镇文化公共空间,省级非遗项目漳河大鼓成为该镇打捞的历史文化瑰宝。漳河大鼓第四代传承人黎红艳是育溪镇同明村三组村民,创作多个新剧获得国家、省市奖项。她对记者说,根本不担心后继无人,如今淯溪镇小学生都会。

该镇中学编写了《淯溪文化》,专章专节收编当阳锣鼓戏有关曲目;镇中心小学编写《淯溪风情》教材,组建漳河大鼓兴趣小组,从最初百人团变成全校学生一人一鼓。非遗戏剧进校园,民俗文化入教材,让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淯溪“映山红”农民文化节、“漳河之春”书画创作笔会,也成为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他们成立“映山红艺术团”“梁孝兰艺术团”等20多支民间文艺社团,每年为农民演出600多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探索出一条“政府投入小、社会影响大、百姓参与广、群众得实惠”的文化惠民路子。

设立生态保护红线

淯溪镇围绕历史文化名镇打造,设定保护区域,对环境容量、水资源使用、林业资源利用均设置生态红线。淯溪,淯水在此汇入漳河。记者在河岸沿线看到,基本上看不到沙场、采石场,畜禽养殖也没有踪迹。

“淯溪整体退出煤炭行业,所有煤矿一律关闭。”朱伟称,磷矿等高能耗产业坚决退出,去年关闭3个养殖场、5个砂石厂、5个砖厂。通过PPP方式,淯溪镇污水处理厂去年开建,将实现镇上生活、工业污水全部截污处理。借助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解决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老问题。

一条街改变一座城,一条路改变一个镇。以前,淯溪镇的主街大河桥路面年久失修,晴天灰漫天,雨天稀泥糊。“要想改变淯溪集镇面貌,就必须增强集镇基础功能”。该镇投资800余万元实施了大河桥路综合改造工程,完成脚东集镇、淯溪集贸市场排水工程,投资2800余万元实施漳河淯溪段改造工程项目,完成河道清理岸线整治。

“接下来,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结合移民搬迁、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加大村级美化亮化,形成一村一景小景观。”朱伟称,淯溪镇将走出一条具有淯溪特色、把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彭云鹤)

责任编辑 彭云鹤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