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沿江看改革——神农架篇 守一方“绿” 育山水“金”
长江云报道 神农架因神农氏搭架采药而得名,伴随着改革开放,神农架从伐木为生,到生态护林,在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过弯路,有过探索,今天我们《沿江看改革》将登上华中屋脊——神农架,听听这片原始森林的绿色发展故事。
春夏秋冬 宾客如云
冬日滑雪,秋有红叶,夏可避暑,春来赏花。神农架的四季,各美其美。然而就在十年前,神农架的旅游还只是“5到10月挤破头,剩下半年坐炕头”。如何让神农架的旅游也做到一年四季,各美其美呢?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从2007年的2个亿到2017年的47亿,全时、全域、全体验、全要素的发展理念,让神农架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如此,神农架还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的“三冠王”,大九湖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松柏镇收获“国际慢城”称号。只有8万人口的神农架,越来越国际化。而这一切的依托,就是脚下3000平方公里的生态资源。
在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的24小时监测大屏上,来自大山的“朋友们”和我们友好地“打招呼”。如今的神农架,已经实现了“空中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管护网络。并在2018年5月1号正式实施《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目前,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1%,核心区超过96%。
保护·发展 相辅相成
然而,40多年前,神农架也走过弯路。上世纪70年代,神农架林区成立,作为全国木材库,承担着全国八成的木材供应量,到改革开放之初,森林覆盖率下降到63%。1984年,神农架成立国家自然保护区,21世纪初,神农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砍树到护林,神农架经历转型的阵痛。
林木不能砍,“矿电化”的路子也走不通,转型中神农架该怎么办?
还自然绿水青山,也要从“绿水青山”中找到发展的出路。为此,神农架选择了“旅农林”的发展思路。
生态酒、富锶水、百花蜜、山野菜、中药材、有机茶,神农架不仅确定了六大特色产品,还改变小而散、同质化的作坊式生产,开始向差异化、集聚化发展,劲牌集团的落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发展成果 百姓共享
2017年,神农架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10%的增速,领跑全省。越来越多当地人,回到神农架就业、上学、看病;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到神农架,感受这片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长江评论:呵护美好 成就发展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神农架”。一句宣传语,道出的,是人们对绿水青山、自然生态的向往。拼尽全力,呵护住这样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自身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得以成就。这正是改革开放40年神农架最深刻的领悟。明天的《沿江看改革》我们将去到地处江汉平原的荆门,听听他们的改革故事。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雅佳 孙木子 管涌博 张雄飞 责任编辑 殷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