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留学生体验宜昌非遗项目黄杨木雕、糖画——“这些文化能世代传承,了不起!”

三峡日报  2018-12-26 13:31:00
分享到:

留学生普莱德(右)和萌(左)与糖画传承人米兆贵(中)合影留念。(记者 张思路 摄)

11月23日,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好奇,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普莱德(Pride Asaanchire Tabufor)和来自加纳的留学生萌(Amoh Mensah Akwasi)来到宜昌市非遗传承人郑天信和米兆贵家中,近距离体验黄杨木雕和画糖画。

“哇!简直太棒了!”刚走进黄杨木雕传承人郑天信的家中,《天女散花》《寿星骑鹿》……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让普莱德和萌惊叹不已,两人赶紧拿出手机拍起照来。

“我认识他,他是我的‘偶像’!”在众多雕刻作品中,普莱德一眼就认出了《屈原》。谈及与屈原的缘分,普莱德表示,2017年4月,他曾在学校的组织下游览过屈原祠,当时听完屈原的爱国故事,他被深深震撼。随后参加宜昌市第二届朗诵艺术大赛,他又学习朗诵了《橘颂》,从此更加笃定了对屈原的热爱。

看到郑天信正在创作《八仙过海》,初来乍到的二人跃跃欲试。“握住刀具,比着线条平推,不要太用力……”在郑师傅的耐心指导下,两人拿起刻刀,有模有样地雕刻起来。

平刀、圆刀、斜刀……从刚开始工具都会拿反,到能简单使用各种刀具,二人完全沉浸在雕刻的艺术世界中。“我以前只看见过木雕,但是没想到这么复杂和耗时,师傅真的很不容易。”体验过后,普莱德感叹道。

听说郑天信去年刚被评为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荣获“西陵工匠”和“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两人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宜昌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普莱德告诉记者,他的国家也在大力保护传统文化和技艺。

随后,普莱德和萌又来到糖画非遗传承人米兆贵家中。

一进门,两人就被米师傅画好的糖画吸引住了。“这个是兔子!这个是花篮!这个是玫瑰!”

看着米师傅惟妙惟肖的糖画,普莱德和萌不由得发出赞叹:“太神奇了,这是我们第一次亲眼看到,原来糖还可以做成这么漂亮的画。”

米师傅一边介绍一边动手演示画下了一只蝴蝶。“我的孙儿和我一样,也是9岁开始学习糖人的。现在,他也会画糖画。我们祖祖辈辈相传,一定要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看着米师傅画完,普莱德和萌早就迫不及待。萌尝试着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而普莱德则写下了一个“爱”字。

意犹未尽,普莱德拉着米师傅坐下,向他细细讨教。“画糖画有什么独特技巧吗?如果想要学习这项技艺有什么要求吗?”

沉吟片刻,米师傅带着爽朗的笑声说道:“画糖人,必须胸有成竹,要一气呵成。西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城区成立了十个非遗传承基地,只要愿意学习、想来学习的人都可以来学。”

得知米师傅家已有六代人做糖画,还有60多个徒弟,有些还是专程从外省来宜昌学艺后,普莱德和萌十分钦佩。他们说:“黄杨木雕和糖画博大精深,这些优秀的文化经过世代传承,都完整地延续下来,非常了不起!”(记者 张思路 付江山)

(责任编辑 彭云鹤)

责任编辑 彭云鹤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