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记者观察:当制造业遇上大数据
长江云报道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天在浙江乌镇开幕,互联网对人们今天和未来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再次成为关注热点。而事实上,互联网影响的不仅是我们的生活,它也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车间。
眼前的这35座塔吊,在高峰时每天要起吊1300多次。为防止碰撞,中建三局一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智能塔吊防碰撞系统。
在这个工地,60多处蓝牙基站,让材料配送、劳务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控等实现了大数据管理。
三年前,襄阳国铁立项研发智能检测车,他们的目标是在时速40公里的情况下,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分析。
目前,襄阳国铁投资1.5个亿,进行年产100台检测车的项目建设。本周,首台智能检测车就将交付使用。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为工业领域的转型升级提供“原动力”。今年,湖北启动“万企上云”工程。10月30号,省经信委发布《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名单》,遴选出94家工业互联网的研发企业,为其提供“万企上云”的奖补政策支持。上个月,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落户湖北,为湖北制造的的数字化转型,又添助力。
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也让湖北的大数据研发企业,迎来新机遇,最新数据显示,湖北的大数据研发企业达到149家,年收入增幅到37.65%,其中有8家企业在十月份入选了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居中部第一。
长江评论:抓住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工业互联网
如果说前二十年,互联网带来的惊喜是微信、支付宝和网购;那么未来,智能机器人、黑灯工厂等工业领域的革命,将让这种惊喜更为深刻。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技术,就存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中。谁掌握了工业互联网,谁就站到了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在这一点上,湖北已在行动:启动“万企上云”工程,扶持工业互联网的研发企业,力争到2020年,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规模达到500亿元……在这个更大范围 、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到来的时代,抓住这些“硬科技”才能真正抓住数字经济的明天。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梁蕊 宋杰 孟雪梅 责任编辑 吴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