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利川毛坝一岩洞做过七百多年学堂

云上恩施  2018-10-19 15:48:49
分享到:

自古以来,但凡山大的地区必然多溶洞,喀斯特地貌更是如此,利川的岩层多为碳酸岩和青砂石,因此成就了以腾龙洞和谋道向家岩洞为代表的两种岩石洞穴之传奇。

在过去贫穷落后的年代里,岩洞为贫苦农民提栖身之所、为响马土匪提供了藏身之地,同时也成为乱世中的战略重地。因此,洞穴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利川毛坝的茶塘村有一个即将被人遗忘的长方形岩洞,曾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过七百多年的贡献,如今却隐藏在野草丛生的深山之中,直到我们到来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茶塘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腹地,此村多奇山异水,珍禽鸟兽,是全国少见的原生态村落。解放前的数千年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茶塘尤显落后闭塞,生活极为艰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老百姓深知只有考取功名才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因此当地的教育意识极为超前。

由于缺少用于孩子念书的场所,乡邻们便选中这一名为“四方洞”天然洞穴,四方洞呈南北走向,长约50米左右,宽在10至20米之间,自成一处天然教室。同时还在岩洞四周修建城墙,遂将整个岩洞拱卫起来,并在一侧留有进出通道,此岩洞宽敞明亮、安全舒适,实为潜心修学、修身养性之世外净地。

我们不难想象,在公元1200年初到1900年之间的700年里,此地是一派书香弥漫的繁荣景象。旭日东升,整个岩洞沐浴在晨光之中,私塾先生头戴礼帽、身着长衫、手捻胡须,抑扬顿挫地教孩子们念四书五经。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危襟正坐,稚嫩的读书声回荡在幽静的山谷,就连那些飞禽走兽也沉醉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

几百年来,这间最原生态的学堂培养出大批满腹经纶的青年才俊。据考证,大清咸丰至光绪年间,这间岩洞学堂走出的学生彭元寿、彭元福兄弟以及姚本谦曾考取过举人,先后到邻县做过县令。简陋的岩洞,竟为落后山区撑起几个世纪的希望和梦想。

曾经涌出清泉的岩石已结起粗重的石鼓,正面的石墙如今也是满眼的残垣断壁。栓痕依旧,那扇开启时光的大门却早早的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曾经用于舂捣辣椒的圆形石孔依然一如当年的模样,一间普通的岩洞学堂见证了土家先祖刀耕火种的过往,也见证了土家民族崇文好学的风尚。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