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物修复技艺是情结与责任
贾文熙在炉盖残断处进行焊接
贾文熙对商代三羊罍进行保护处理
我国文物修复事业跨越新旧两个社会。在旧社会,文物修复师是民间艺匠,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专为古玩商修复古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物修复师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走向文博岗位,为国家修复国宝,带徒传艺,将他们精湛技艺传给新中国第二代的文物修复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批师徒新老两代人开创了我国文物修复事业。
目前,第一代文物修复者已作古;第二代仍有部分健在,安度晚年;第三代也将面临退休离岗;第四代、第五代修复人正为我国文物修复事业续写辉煌新篇章。其中,第二代文物修复专家较为特殊,他们受过第一代大师的真传,又经历“文革”、改革开放等时代,与文物修复事业有着较深的情结,对技艺传承充满使命感。
部分第二代、第三代传人从业40余年,当年曾受老师或师父真传,经过多年磨炼功成名就,今值花甲之年,退离了工作一生的岗位,但他们与文物修复事业结下的情缘仍在延伸。这批人退而不休,以返聘等各种形式活跃在文博战线,为国宝延寿工作做着不朽的贡献,并将自己终生积累的经验绝艺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传承是一种情结,也是责任。如今,金艺桥艺术空间为这批艺匠搭建了文物修复技能传承平台,让他们在这里传授技艺,继续承担文物修复事业的责任。
作为第二代、第三代文物修复工作者,他们对这一项事业怀有无限热忱,晚年愿将自己钻研改进的技艺及多年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传承下去。他们的传承技艺让更多人加入使国宝延寿的工程中,这一举动感动国人。
传统师承:师父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
在我国传统工艺领域,技艺传承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家族方式,靠祖辈绝技传男不传女,通过真教实练代代相传;另外一种便是拜师带徒学艺的方式,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众多传统行业中大都是此模式,形成这传统师承模式的关键还是自身利益问题。
各个行业自古有一个说法:“徒弟学成之时,便是师父饿饭之日。”学徒唯一的出路就是自立门户,他们靠自己偷学偷练的技艺背井离乡,另谋生路。以笔者父亲为例,他12岁背井离乡,由琉璃厂开古玩店的亲戚带到北平,托拜在“古铜张”派王德山师父手下当学徒。3年的学徒生活,基本就是帮师娘带孩子、做家务、伺候师兄搭个下手。白天在烦琐的杂事中偷看师父、师兄干活,每晚等师父全家和师兄全都睡觉后,便开始在院里借着月光偷练基本功与技术。3年学徒后出师,头几年还要在师父手下干活,所有技术全是靠自己摸索总结。
二代师承:得真传 负重任
我国文博界第一代文物修复工作者,大部分是原北平古铜张派(北派)、苏州派(南派)及潍坊派(东派)的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北派传人最先进入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等各大文博单位。南派传人最先进入安徽省博物馆,东派传人进入山东省博物馆工作至退休再无传人。上世纪50年代末,10年大庆前中国历史博物馆筹展期间,从全国征调了大量文物,召集老北京的一批能工巧匠,边修文物边培训各省选派来的年轻学员,这批人日后就成了各省文物修复骨干。故宫早年陆续也有各省选派来培训的学员,自然就都成了第二代传人。
上海博物馆的修复师王荣达在民国时期,学徒出师后独闯江南,在旧上海为古玩商修文物,练就一身独门绝技,新中国成立初,他进入上海博物馆修复文物。“文革”期间,他受国家文物局委托,陆续为多省做学员培训、传授技艺。例如广东省博物馆原副馆长莫鹏、湖北省博物馆胡家喜、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原主任万俐、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郭移洪、河南新乡市博物馆李新中等,均为受王荣达真传的高徒,在国内同行中技术顶尖。与笔者同期的文物修复者都曾参与过众多国宝项目的修复,他们以师带徒,与上述离退休传人一样,通过在修复专业培训班或大学讲堂授课等多种形式,培育了众多新一代文物修复工作者。将传承作为责任,让技艺和终生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近年来,央视《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专题片的热播,以及某些文博单位举行模仿传统徒弟拜师仪式等宣传,揭开了文物修复行业的神秘面纱,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国有3000多个文博单位,传承文物修复技艺,应该有选择性地恢复传统修复制度和技艺精神,真正使其成为一种责任,将文物修复技艺传下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贾文熙 (作者系金艺桥艺术空间签约专家,首都博物馆文保部专家)
(责任编辑 李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