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走看新荆楚 华中最大棚改区40年“变形记”
长江云报道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中最大棚改区武汉青山区工人新村考察时,看到曾经的棚户区变成如今的现代化社区,感慨到,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同几十年前相比,真是沧桑巨变,恍如隔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让总书记发出如此感慨的小区,感受那里的40“变形记”。
不到上午11点,青山区工人新村的胡秋生老人就已经吃过了午饭。因为一会儿饭点,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胡秋生老人是工人新村“天天敲门组”的小组长:送餐、社区保洁、调解邻里纠纷,样样老胡都上心。
七十年代 一家三口住20平米“豆腐块”
“日子过好了,有使不完的劲”。这句话浸透着老胡几十年的人生感悟。60多年前,为了支援武钢的建设,10万建设者安家青山区,形成了华中最大的棚户区。一冶工人胡秋生,1971年结婚时,分到了两间小小的棚户“豆腐块”,一家三口20平米,在当时,算是“极好的”,而那以后40年里,他都在为“住”而发愁。
棚户区下雨则“水漫金山”;一有火情就担心“火烧连营”,日常的生活也处处不便。
十年“圆梦” 住有所居
老胡一家能够住进宽敞明亮110平米新房,转机在2007年。那一年,青山区启动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并连续两年列为武汉市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可是,穷棚改区,改造资金哪里来?
就在这个时候,武汉市出台《城市集中连片棚改区实施方案》。率先在全国探索改造建设资金市场化运作、市政府兜底的方式解决。同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率先向青山棚户区改造项目发放首笔5亿元贷款。4月,华中地区首个5万平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在青山拉开帷幕。青山区棚改还摸索出“拆迁一片、改造一片、建设一片、安置一片”的棚户区滚动改造模式。
2017年,随着最后的2518户居民回迁,历时10年,涉及13709户、4万多人的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正式完成。
直面“后棚改时代”新问题 党建引领生活更美的二次蝶变
然而,住进新家,很多人对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问题并不适应。
直面“棚改后时代”的诸多问题,青山区通过党建引领,义务为居民提供人性化宜居服务: 社区好味到”解决就餐问题,楼顶晒衣架解决晾晒问题,维修电梯、墙面渗水解决居住问题,铺平道路解决出行问题,增添绿地解决环境美化问题……一个个惠民项目实施,一件件身边小事办成,工人村地区居民正悄然乐享从住进新房子到生活更美好的“二次蝶变”。
为火红的青山绿水红钢城 留住年轻人
今年,“微创谷”创业社区在工人新村开始运行,为年轻人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服务。目前,已经有20多家小微企业在创业社区孵化,1000多套大学生人才公寓对外配租。“青山人不老”,今年工人新村计划留住2000名在汉大学生,在红钢城创业干事。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谢珍 管涌博 毛捷 责任编辑 黄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