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辛弃疾:不会带兵的书生不是一个好诗人

诗词世界  2018-05-30 07:38:00
分享到:

如果要说古代诗人里最有才的人

辛弃疾必须能上榜

毕竟身为一个书生

他却是个会带兵的书生

而我们对他印象不止只停留在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还有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878年前的今天,辛弃疾出生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辛弃疾人生中的第一件壮举

居然是:起义!

他拉了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入伙

原因很简单,

并不是这和尚脑袋剃的光,

而是因为……

他手底下有一支千人小部队

(就是这种,打架人超多~)

然而事实证明,在和平年代,

嘴上没毛的人坑爹,

战争年代,头上没毛的更特么坑爹。

义端和尚在起义军中呆了一段时间后

对!这和尚跑了!

不仅自己跑,还偷走了义军大印,

企图献给金人,求取荣华富贵。

辛弃疾当下立下军令状

三天之内,保证夺回义军大印。

一部宋朝版的“千里追凶记”,

就这样开始了。

之后的剧情很简单,

辛弃疾纵马一路狂追,

斩杀了秃贼义端,夺回了义军大印。

这猛劲,那是再没得说。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辛弃疾作为义军联络员

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回归事宜。

然而……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

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

差点让辛弃疾吐血。

义军首领耿京,

被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杀害了。

辛弃疾彻底愤怒了。

好个背信弃义的叛贼,你给我等着。

艺高人胆大,

辛弃疾当即带了五十人敢死队,

袭击了五万人的金军大营。

在1000:1的悬殊状况下,

辛弃疾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全身而退。

所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也不过如此尔。

这可是一版活脱脱的“宋朝版赵子龙”。

就问一句,这份猛劲,

宋代文人中,

除了辛弃疾,还有谁?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这样的猛人,有宋一代,

也就辛弃疾一人而已。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果断,

使得他名重一时 。

在这种光环的笼罩下,

终于回归了他所钟爱的大宋帝国,

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本想着归国后一展雄才,

收复中原的辛弃疾,

却被现实无情的打肿了脸。

尽管宋高宗赵构

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

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

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

而他本人也向朝廷上疏了

《美芹十论》、《九议》

等著名的抗金北伐策略。

然后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南宋朝廷,

对此反应十分冷淡,

只是将辛弃疾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地方官职。

显然这与他收复中原的理想大相径庭,

虽然他干得很出色,

但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

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痛苦。

强敌压境,国势日衰,

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

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

以粉饰太平。

时年35岁的辛弃疾,

洞察形势,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怀着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

他写下了《青玉案·元夕》一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立志为国,却一生壮志难酬。归宋,注定是“明珠暗投”。几十年的郁郁不得志,沉重的打击了他的报国热情,却也因此成就了他的文学地位。只是,这并非他真正想要的,他想要的只是想手提三尺剑,为他所钟爱的这个国家上阵杀敌而已。然而,这个国家,却让他深深的失望了。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大概,他而立之年所作的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是他一生写照的提前预演吧!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帝都临安赴任。可惜的是,当朝廷的诏令到达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他,面对着多年来渴望的立功疆场的机会,只得上奏请辞。此时的辛弃疾,内心的辛酸别人无法体会的。一位本可比肩岳武穆的名将人选,硬是让现实给无情的磨炼成了一位媲美苏东坡的文豪。历史有时候是多么的辛辣讽刺。

南宋开禧三年(1207)九月初十,68岁的辛弃疾,带着壮志难酬的忧愤心情和拳拳爱国忠心,溘然长逝。临终之际,仍在大呼:杀贼!杀贼!

来源:诗词世界

(责任编辑 张冉)

责任编辑 张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