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网民:弘扬正气 信守网络秩序
自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3年来,老百姓享受了互联网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也带来诸多影响社会和谐、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强调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发动全社会参与维护网络安全,培育“中国好网民”。
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陈清洲,2011年开通微博,粉丝近80万。仅2015年,他的微博累计被转发255万次、评论36.6万条,阅读量达14.1亿人次。2015年初,他在新浪开设的#清洲帮寻人#公益寻人栏目,阅读量达8亿人次,当年找回失踪人员100多人。“网络正能量的传递者”是对他最好的评价,网友纷纷赞他是“中国好网民”;
2016年4月,一篇长图微博《校园暴力?别怕,有我》在网上快速传播,文章针对网上校园暴力视频大肆扩散的乱象,引导广大网友不要盲目跟风,避免给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该博文作者王伟积极同网上的错误思潮和言论作斗争,弘扬传播青春正能量,被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评为“中国青年好网民”;
……
“一德立则百善从之”,网民的素质和行为对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网络社会问题的产生和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有重要的影响,让每位好公民成为好网民对于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网络空间生态良好尤为关键。
高层:推进工程建设 培育中国好网民
近年来,国家网信办发起“七条底线”“网络安全宣传周”“护苗行动”“中国好网民”等系列活动,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弘扬正能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好网民”工程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2月26日,国家网信办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全国网信系统在2016年全力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该工程从2016年3月份正式启动,持续开展5年。工程将分系统分领域培育一批中国好网民,建立一批网络文明示范基地,创建一批中国好网民网络文化精品数据库,组织开展一批中国好网民网络文化活动,打造一批中国好网民品牌项目。
2017年2月,中央网信办召开2017年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专题部署视频会,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在会上表示,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实施一年以来,各地各网站策划开展了一大批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涌现出了“好网民正青春”“2016中国好网民公益广告设计活动”等系列品牌项目。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等群团系统协同推动,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将校园好网民和巾帼好网民培育列入工作重点,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好网民理念逐渐在网上唱响,初步形成了“网民引导网民、网民教育网民、网民带动网民”的良好舆论氛围。
任贤良指出,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是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投身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各地各网站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拓思路,明确工程的目标导向,建立健全工程实施体系,扩大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实施:强化议题设置 打造品牌活动
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是一项群众性工作,能不能实现网民普遍参与,是检验工程成功与否的基本前提。全国网信系统会同各网站、网络社会组织,联合各方力量切实推进工程实施,发动社会广泛参与,深化网络素养教育,强化议题设置,积极打造“中国好网民”品牌活动。
青年是网民的主体,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2017年5月5日上午,由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百场分享会启动仪式暨首场分享会活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来自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的志愿者妮妮,分享了十年来联盟实现了16亿次举报、200多篇风险调研报告,打击了一大批犯罪分子;中山大学学生社团“辟谣特工队”代表吴海婷讲述了撰写《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2016》所经历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坚守;来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崔紫剑介绍了多年来在网络上勇于亮剑、弘扬正气的故事……
“我最担心孩子上网时蹦出一些不良网页。”“一定要抵制不良信息的散播。”……2017年5月5日,由全国妇联与中央网信办联合举办的2017年度“争做巾帼好网民”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民网举行。网络名人代表苏芩、舒畅分享了用正面声音传递良好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故事。苏芩教会女性如何和情绪做好朋友,舒畅勇做网络上的战士,与反面声音做斗争,她们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清朗着网络空间。
中国好网民工程是加强网络治理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将从根源上净化网络生态,建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将从整体上提高网民素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敢担当、负责任的优秀网民,为我国网络安全构筑起牢不可破的坚固长城。(文 / 本刊记者 刘沁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