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扶贫资金不能只盯着示范村

光明日报  2016-04-12 13:12:35
分享到:

笔者下乡采访,发现一个村庄有种奇特现象,该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生活已达小康,有关部门还向该村投入1000万元资金,将其打造成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示范村,不久其他部门又向该村投入800万元,要将该村建成文化示范村。

该村是只有一个村 小组的自然村,对一个已经达到小康发展水平的村庄来说,锦上添花的巨额投入自然多多益善。然而周边的其他村寨在经济、生态、文化方面,与该村都还有明显差 距,就所在省而言,全省贫困人口还有几百万人;就全国而言,全国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人。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的群众目前还只是解决了温饱,经济收入很 少;有些地区的群众虽然已脱贫,但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的现象仍很普遍;有些边远山区的村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差,道路晴通雨阻,孩子上学困难,有些乡村 道路甚至摩托车都难以通行。这些地区脱贫的难度很大,除了地理条件、无增收产业等因素外,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亟须资金 投入扶持的贫困村寨还很多,盼望雪中送炭的贫困群众则更多。另一方面,国家和省里的扶贫资金有限,难以同时顾及所有贫困人口。因此就必须把有限的资金投到 真正需要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雪中送炭的效果,这就叫精准扶贫。有限的扶贫资金用于锦上添花,就意味着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就更少。把锦上添花的资金 用于真正雪中送炭式的精准扶贫,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在基层脱贫攻坚进 程中,在一些灾区恢复重建工程中,锦上添花的事并不鲜见。并非当地官员不懂精准扶贫的道理,而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功利主义的思想作祟,也是决策 随意性大、资金缺乏监管的结果。重金打造一个“样板村”,容易出成绩和经验,方便上级领导检查验收,方便四方前来参观学习,当地官员的升迁之路也就更畅通 了。然而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之路就更堵塞了。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脱贫攻坚是第一大民生工程。还 未脱贫的地区,大都是条件很差的“硬骨头”,都需要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精准脱贫,首先就要精准用钱,科学用钱。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这不仅 仅是扶贫工作的方法问题,更是一种是否以民为本、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理念问题。

 

(责任编辑 徐夏)

责任编辑 徐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