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将推动活化非遗和文化创新
近日,时逢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大数据平台和UXPA联合主办的“天时物道,与时间对话”央美专场暨“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赛事评选启动仪式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
对于在中央美术学院参与“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赛事活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在启动仪式上发言指出,世界大趋势都是以文化战略为转移,中国也是如此。将“文化”拆开来看,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文化是丰富的“矿产”,仅仅是“文”,但代表转化和活化的“化”还是缺失的。我认为非遗最重要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转化和活化。这种活化在世界意义上价值是,你拿中国文化和世界对话时,这一定源于在我们优秀文化传承生产基础上的创新文化。“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是一场比一般设计大赛更有价值、更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比赛,能将非遗与创新结合,搭配以完善的赛程、赛制及后续产业链配合必将为同学们活化非遗、传承创造提供全面帮助,并希望同学们发挥创意、积极参赛。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在发布会上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翔鹏 摄
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柳科代表活动主办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大数据平台发言表示,国际非遗大数据库是保护、传承和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平台,每个团体、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意愿并发挥文化多样性的创造性力量以巩固我们的共同的价值观。“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以“天时物道”为主题,围绕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展开,通过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多元领域下的创新设计,让衣食住行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然节奏,让节气融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而推动公众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理念的认知与认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贡献。
大赛组委会联席主席钟承东具体说明了大赛赛制。“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围绕选定的非遗主题,面向大学生群体,联系高校、企业一起合作开展。大赛以一个完整的设计创新项目来开展,是一个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晋级制比赛。钟承东向同学们介绍了以往同类大赛的优秀作品,并承诺大赛协办方金蝶旗下精斗云、管易云与KIS将为参赛同学提供赛中创作及赛后产业运营的支持。
“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主题海报。记者王翔鹏 摄
目前,经过“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团队为期三周、行程万余公里的入校宣讲,大赛报名团队已达200余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江南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及腾讯、网易等国内一线互联网和设计公司的五十余位资深教师、业内专家应邀加入大赛,担任评委、导师工作。
“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日程安排:4月12日至4月19日为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初赛作品征集时间,4月20日至26日大赛评委将对初赛材料及作品进行线上初审,并于4月26日公示入围复赛作品。
(责任编辑 彭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