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国家级“非遗”制茶技艺传承人的坚守
正午,迎着洒进室内的阳光,51岁的向书兰站在茶叶加工坊的焙炉旁,双手不停地揉捻着一个茶团,额头上渐渐渗出了汗珠。“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了几百年,愿意坚守的人不多了。”向书兰说道。
恩施玉露是中国现存唯一的蒸汽杀青针形绿茶,其制作技艺始于清朝康熙年间。1945年,恩施玉露远销日本,自此名扬于世。2014年,“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向书兰是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第十一代传承人,学习制茶已有36年,现在是恩施市一家茶业公司的骨干技术工人。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分为蒸汽杀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等工序。由于制作过程复杂,即使手艺娴熟、技术规范,每个制茶者工作12个小时也只能制出20斤恩施玉露。
51岁的向书兰双手不停地揉捻着茶团 董晓斌 摄
向书兰揉捻茶叶时,记者看到他的手上满是老茧和伤疤。他告诉记者,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温度高达120℃的焙炉上,制茶者只能用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一不小心手上就会烫出水泡。
“这种苦累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向书兰说,由于制作过程复杂、长时间站立、熬夜、容易烫手等原因,年轻人很少愿意去学习这门技艺,而有些年轻人虽然掌握了技艺,但是最终也不愿选择从事手工制茶。
为了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向书兰一直都在努力坚守。2002年,向书兰曾自己办起茶厂,带着家里人手工制茶,但因为做茶太辛苦,家里如今只剩他还在从事制作恩施玉露的工作,“我想多做几年,多带几个徒弟。”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缺乏规范教材、师傅教徒弟没有统一技术标准也是传承困难的原因。”今年81岁的杨胜伟是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第十代传承人,为此,他不仅致力于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加工的教学与研究,还总结整理了恩施玉露的生产技艺。
经过多年摸索、研究,2014年,杨胜伟完成了《恩施玉露》专著,首次提出加工恩施玉露的“工艺温度域”概念和“偶数法则”,系统总结出了操作技术,从而确立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的理论体系,规范了操作技术规程。
杨胜伟曾担任恩施农业学校的校长,为传承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他不光在学校里培养学生,还常常去当地各种茶厂做指导,并收徒手把手传授。在其60年制茶生涯中,先后培养茶学专业学生1080名,掌握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者600多人。
徐凌是杨胜伟的学徒中“特别”的一位,今年39岁的他是一名聋哑人。徐凌9年前开始学习制作恩施玉露,尽管身有残疾,但是凭着对制茶的满腔热情,学习技术时尤为专心,如今是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第十二代传承人中的佼佼者。
徐凌打着手语向记者表示,制作恩施玉露让外界认识了他,也让他有了很大的自信,尽管手工制茶很苦,但是他会坚持把这门技术学精,并传承下去。
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主任谭骁介绍,为更好地进行传承,当地开展过一次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人的选拔,目前该技艺传承人已经从九代的3人,已经发展到了十二代的21人。
“虽然坚持手工制茶的年轻人在减少,但是拥有高学历的学徒却在增加,相信不久的将来,恩施玉露的传承会进入一个新层面。”杨胜伟说,他对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的传承始终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 彭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