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在非遗保护中提升文化自信

湖南日报  2018-03-04 08:54:38
分享到:

21世纪开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热”“保护热”和“研究热”席卷而来,至今仍是高潮迭起。“申遗热”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进而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培养民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

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的大国,除了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外,还要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是文化自信。这“三个更”就凸显了文化自信的功能和特点。“更基础”表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支撑。“更广泛”表明,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功能上而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是外化于行的,而文化自信则是内化于心的。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做到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更深厚”意在表明,文化是人的各项活动基因,也是传统。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旦文化自信树立起来,这个影响不仅是深厚的,而且是长远的。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衔接上升为当代中华文明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文化的基因、血脉和传承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能显示出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渗透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渗透到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持续发展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影响更广泛深远。文化自信表明我国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

非遗保护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己国家文化有深刻认识,能够讲清楚本国文化的历史,并能将其放在全球化的时代空间中来认识,就是要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寻找失去的文化,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呼声。这种保护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的开始,而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则是对于本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的表现。以个体为起点的文化自觉相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则是以各个民族文化的自觉为起点,因此落脚到地方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反思文化自信和践行文化自信的重点,其关键是培养民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意识。

从老司城土家族摆手舞的复兴,可以观照土家族人的文化自信。摆手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土家族的特色舞蹈,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带有强烈的宗教祭祀色彩,也带有求兴旺、庆丰收、祈吉祥的主旨。

老司城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助推了土家族摆手舞的复兴。首先,摆手舞的复兴是以老司城地方政治精英为主导的,以老司城申遗为契机,当地管理处通过非遗文化保护政策掀起了一阵 “复兴摆手舞”风,以经济效应的方式鼓励原住民参与。其次,摆手舞的发展以老司城地方文化精英为主力,当地艺术团的表演作为摆手舞的主要展示形式,并传授给当地居民,以期实现全村人人会跳摆手舞。第三,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年轻人成为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主体。

由此可知,非遗保护直接促成了摆手舞的复兴,地方特色文化的勃兴,是文化自觉的开始。老司城摆手舞的复兴启示我们,文化自觉和自信常常是以地方政治和文化精英的促进与带动为起点从而深入影响民众的文化觉醒意识的。

(责任编辑 彭云鹤)

责任编辑 彭云鹤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