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非遗嘉鱼呜嘟 千年清音婉转流传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8-02-06 11:01:12
分享到:

2月2日,嘉鱼呜嘟传习所内,68岁的毕寅生坐在工作台前,埋头制作呜嘟。

一团紫砂泥,在他手中变成鱼腹形,内壁掏空、打孔、调音……传承1700多年的土制乐器呜嘟初现雏形。“这是能演奏和音的土类乐器,开创了土类哨口吹乐的先河。”毕寅生说。

“泥哨子”,登上大雅之堂

呜嘟又称泥哨子、叫叽儿。《嘉鱼县志》曾记载:(呜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流传于长江中下游。“沿江有芦苇荡,放牛娃为了唤牛,用泥巴捏成哨子,久而久之也用来自娱自乐。”毕寅生说。

古呜嘟一般3至5孔,音色单一,历代都没有名曲流传,如今扬名海内外,毕寅生对它的改良功不可没。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毕寅生是武汉人,自幼酷爱吹笛,曾师从笛子大师孔建华、古埙演奏家赵良山。赵良山将其推荐给自己所在乐团。因患眼疾,毕寅生与乐团失之交臂。后来,他被招工到原嘉鱼棉纺厂工作。1985年,会吹笛的毕寅生被调到嘉鱼县文化馆。

一次群众汇演,有村民用自制呜嘟吹奏《社会主义好》,音色古朴雄浑,发音却并不标准。

这是毕寅生第一次接触呜嘟。他为之一震。但他知道,不加以改进,“泥哨子”难登大雅之堂。

毕寅生便一头钻进对呜嘟的改良中。“满脑子想着怎么扩音域、提音质,一天到晚都在捏泥巴,饭都顾不上吃,几个馒头、一杯白开水,就对付一天。”对当初的痴迷,毕寅生记忆犹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改良后的呜嘟扩大共鸣腔体,音孔增至10个,音色更优美、穿透力更强、音域达11度。1989年,改良工艺通过省级鉴定。

多年潜心研究,让呜嘟大放异彩。1986年,文化部举办全国“三民”(民歌、民舞、民乐)比赛,毕寅生凭借自创呜嘟独奏《野洲情趣》荣获三等奖;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毕寅生的呜嘟独奏《思念》惊艳全场,被誉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重大贡献”;1995年,央视《东方时空》播出毕寅生专题节目,称呜嘟为“来自人类最初的音乐”;随后毕寅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访韩国、泰国和美国……

2007年,呜嘟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让千载乡音抚慰心灵

30多年的情缘,把毕寅生和呜嘟紧紧连在一起。“呜嘟要推广普及,必须建生产线,如今靠我手工制作,成品很慢。”他说,几年前,曾有人提出与他合作生产呜嘟,但对方只重外形美观,忽略音质效果,毕寅生终止了合作。嘉鱼县文化馆非遗中心主任童新称,目前一家公司已与该馆达成合作,对呜嘟进行机械化生产。几经波折,呜嘟将批量面世。

毕寅生欣慰的是,在他多年不遗余力奔走推广的同时,文化部门加大了对呜嘟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嘉鱼县政府在二乔公园专门开辟室内非遗传习所场地供其教学。嘉鱼县南嘉中学、簰洲湾蓝天中学等中小学还开设呜嘟课程,邀请毕寅生授课;县文化馆出场地,创建嘉鱼呜嘟传习所,请毕寅生授徒。

呜嘟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2017年,毕寅生接到武汉传媒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院校的讲课邀请。他说:“如今,我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喜爱的人多了,传承自然不是问题。”

(责任编辑 彭云鹤)

责任编辑 彭云鹤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