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V视 |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当好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

长江云  2018-02-05 18:35:55
分享到:

长江云报道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湖北,577支“红色文艺轻骑兵”通过文艺精品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播到群众心坎里,其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就是其中一员。

五峰县大栗树村地处湘鄂交界处,是一个土家族聚居区。杨俊正在为乡亲们表演的,正是她的文华表演奖作品——土家风情的《妹娃要过河》。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创作之初,创作团队到恩施深入体验土家生活,完美融合了黄梅戏的委婉清新和土家文化的粗犷豪放。这让乡亲们一下子就融入剧中。

当地村民对于他们来说,能看到这样的文艺演出非常高兴。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湖北省委宣传部组建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建立文艺小分队常年下基层的保障机制,把群众喜欢的地方戏、综合演出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送到基层。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说:‘父老乡亲们,你们在哪里,我们戏就会送到哪里。演出时台上台下这种互动,是种幸福感,让我踏实。

杨俊此行,不仅要为乡亲们演戏,还要为下面的戏剧创作从群众中汲取养分。大栗树村土家族较多,村民们能歌善舞。走下舞台,杨俊拉着土家打溜子传承人赵柏仁老人的手,向他请教学艺。

他认为,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生活学习,也向老百姓学习。

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需要人民

数九寒冬,把艺术作品送给人民,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初心,是炙热的。把人民当做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样创作出的作品,也必将是炙热的。以实际行动生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们点赞!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吴宝洪 龙科 郑建锋 责任编辑 海文)

责任编辑 吕海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