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藏边防:上级翻山越岭送蔬菜 解冻后化成一滩水
他们守护的地方,有高不可攀的巍峨雪山,有蚂蟥肆虐的亚热带丛林。这些世人眼中的“生命禁区”,终年荒无人烟,但在边防官兵的眼中,却是最美丽的地方。
因为他们身后,是家的方向。
这是一场无边无涯的“厮杀”,对手是深不见底的苦寒寂寥,这是一种天高云远的“战斗”,沙场在寂寞清冷的国境西南。
今天,让我们跟随笔者走进西藏边防,探访那里的边防官兵。
翻山越岭送来的蔬菜,解冻后化成一滩水
兰巴拉,藏语意为“不长草的地方”,地处世界第六峰卓奥友峰的腰际。
这里人迹罕至,南与尼泊尔接壤,交通闭塞,是武警西藏边防总队海拔最高的一个基层哨所,被人们称之为“雪域边防第一哨”。
当你行驶在国防公路上,一路冰花六出,风雪弥漫。纵使极目远眺,也见不到苍翠的植被,只有皑皑白雪冰川和裸露的岩石孤独相伴。
每年7个月的大雪封山期,积雪厚度有时候超过两米,是当地牧民口中“连雪猪(旱獭)都不能生存的地方”。
在这里,不仅需要武警边防官兵吃苦耐劳的坚韧,还离不开枕戈待旦的决心勇气。
在这里,官兵的巡逻区域遍布在冰川雪原,到处都是几米深的冰窟窿。巡逻路途远,每一次巡逻往返都要熬过两天半的风雪交加。
这是一片生命禁区,同时也是一片被生命顽强征服的土地。
日食三干菜,夜宿雪窝窝。在兰巴拉,官兵常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干菜、干熏肉、干咸菜是官兵们的“老三样儿”,因为长期缺少维生素,口腔溃疡、指甲凹陷、秃顶脱发成了兰巴拉官兵的特有身份印记。
上级单位翻山越岭艰难送过来的蔬菜,半路里冻成冰坨坨,常常在解冻后化成一滩水迹……
这里的官兵大都不爱说话,最能吃苦的他们,却从不叫苦,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想要“逃离”这里,每次谈到“离开”这个话题,这群硬汉都红了眼眶。
不用堆砌辞藻,不必侈陈境界。兰巴拉的风雪戍边人已经把根深深地扎进了这片土地,他们用身躯抵御高原的寒风,把“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镌刻在生命的忠诚里,把青春的奇迹献给圣洁的藏天,成为风雪之中的一座座与云天同高的不朽丰碑。
“后面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把家守好”
西藏边防既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巍峨雪山,也有海拔3000米以下的亚热带丛林。
由于当地自然条件限制,部分地段无法树立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界碑,由武警乌布齐桥边境检查站负责巡逻的中尼68号界桩就是一块“天然的大石头”。
武警乌布齐桥边境检查站担负14块界碑的巡逻任务,由于分布远、地形复杂,官兵每次巡逻都要徒步翻山越岭,“上山十里坡、下山十里沟”,平均每天得走二十多公里,一年下来相当于从中国的最北端走到了最南端。
这片现代工业无法征服的土地,却阻挡不了边防官兵日复一日的巡防和守护。
有人问起他们哪来的这股劲头,他们总是腼腆地回答道:“每次看到界桩,我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后面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把我们的家守护好。”
境界,与海拔同高
有人曾说:“海拔就是一种境界。”什么样的境界,便能陶冶出什么样的品质。他们就这样站在高处、寒处,日复一日、昂首挺胸地面对远方的苍茫落日。
许多人赞叹西藏的美丽,但只有长年戍守的边防官兵才能咀嚼出这份美丽背后的磨砺。
官兵手脚并用爬雪山。(右三为梁昆炜)
曾经,年仅19岁的边防战士梁昆炜在墨脱执勤途中被飞石击中,长眠于雪山之巅。
甘巴拉人冒雪架设雷达天线。
曾经,在风雪交加的甘巴拉雷达站山顶抢修雷达时,机械师怀里要抱块大石头,防止被狂风吹下山顶。
曾经,武警扎孜岗执勤点的巡逻路线上,边防官兵常常同外出觅食的黑熊“不期而遇”。
这里有年方弱冠的战士,有而立之年的军官。他们和我们一样,是父母的宠儿,曾几何时也享受着生活的平静恬淡,多年之前,散落在大江南北的教室里书声琅琅。
为了戍边卫国,他们穿上一身戎装,从青葱面孔化为棱角分明,不过弹指一挥寥寥时光。
这些可爱的边防官兵沉默如山,他们的面孔有种不约而同的相似:与年龄不相适宜的皱纹,粗糙黯淡的“高原红”,脸颊上有着风沙驻足的痕迹……
星罗棋布的边防哨所仿佛一座座灯塔,散落在那片群山之海,寂寞、寒冷、缺氧、饥寒、艰苦成了战士们最忠实的伙伴。
如今边防官兵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装备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先辈同侪。
一个个现代化的边防哨所,正在续写西藏边防生活的新篇章。
一代又一代的边防官兵扎根于祖国边界,平淡却又不平凡地守护着祖国的河山,守护着心中保家卫国的信念。
致敬,向所有的边防官兵!
(责任编辑 罗晓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