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月光下的凤尾竹旁,傣语说唱歌颂十九大

光明网  2017-12-21 09:03:22
分享到: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唱响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月光下的凤尾竹》旁傣家少女翩翩起舞。流淌在中缅边境沿线的美丽的瑞丽江和大盈江,养育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和汉族兄弟一起,用自己的歌声歌唱着正在脱贫致富的幸福生活,用本民族的语言传颂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带来的新希望。

傣族剪纸(张勇摄)

傣家非遗传东风

“社会主义新农村,老老少少生活更加好,新农村建设依靠你我他,大家齐心协力力量大……”这是德宏州芒市风平镇弄么傣族村的老年文艺队11月20下午在村文化广场表演《傣乡中国梦》群口快板,表演者全部是粉红色包头、蓝衣红裙的中老年傣族妇女,她们手舞竹帽、肩挑水桶,说唱着傣家村寨的新变化新生活,抒发着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期盼。精彩的表演赢得全村傣族群众热烈的掌声。

古里卡村宣讲十九大精神(张勇摄)

带头表演的是国家级非遗傣族剪纸传承人邵梅罕,她手舞着一幅2尺长鲜红的傣族剪纸,剪纸上绘制的是傣家新村寨欣欣向荣的景象,她用祖传的傣族剪纸艺术展现着美丽家园的魅力。在她家中庭院里有一个邵梅罕傣族剪纸艺术馆,里面有一幅长约10米、宽约3米的巨幅剪纸覆盖了一面墙,图案是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文的孔雀开屏。这里也是傣族剪纸传习所,邵梅罕在这里培养了30多个徒弟。

芒市风弄么傣族村宣讲十九大精神(张勇摄)

广场舞台上还跳起了罕见的男子孔雀舞,演起了引人入胜的老傣戏。孔雀舞和傣戏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弄么村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傣族村寨,傣族剪纸、老傣戏、孔雀舞等民间艺术和傣族织锦、竹编等传统工艺远近闻名。

芒市弄么傣族村文艺队的群口快板(张勇摄)

一场场精彩的傣族文化艺术表演,烘托着用“五用五化”方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人是今年获得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的原德宏州副州长方绍南,已退休10年的她站立着用傣语充满激情地向乡亲们宣讲。她回顾了近五年来边疆农村的新变化和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讲解了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新希望。全场傣族群众静悄悄的,听得十分入神。

芒市弄么傣族村宣讲十九大精神(张勇摄)

弄么村掩映在凤尾竹林及荷花之间,“弄么”傣语即“荷花塘”之意。身穿老傣戏戏装的村党支部书记金波月凹告诉记者,去年全村280户农户人均纯收入10078元,摘了穷帽子;最近村里还被授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德宏州基层示范点”。

傈僳歌声唱家乡

才见傣家寨子歌舞落,又闻傈僳村寨歌声起。

“生态文明最美丽,绿水青山要谨记,脱贫攻坚有力量,乡村振兴红旗飘。发展果实民众享,民族团结一条心……”

这是盈江县弄璋镇古里卡村于11月21日下午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上,村里身穿傈僳族服装的女青年组成的女子护边队在齐声歌唱《礼赞十九大》。村支部书记蔡兴文在村文化广场上用傈僳语向全村群众讲解十九大精神,还总结了古里卡村的近两年来的巨大变化。在随后进行的十九大知识抢答活动中,村民们踊跃举手抢答,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芒市弄么傣族村宣讲十九大精神(张勇摄)

古里卡村是一个傈僳族、景颇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村寨,记者站在村中宽敞洁净的村道上,看到一排排粉刷一新的砖瓦民房,墙上画满了一幅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听完宣讲会的村民们乐呵呵地手牵手跳起了舞,唱起了傈僳族、景颇族的山歌。

盈江县古里卡村的女子护边队在歌唱十九大精神(张勇摄)

据蔡兴文介绍,古里卡村是2004年因泥石流灾害搬迁来的村庄。十多年来村里多数农户住的是援建空心砖房;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破旧得让人揪心。两年前村里组建新的党支部,整合脱贫攻坚资金1000多万元,实施了进村道路、CD级危房改造等工程,现在家家户户住房全部改造一新,古里卡村成为全省CD级危房改造示范村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示范村。全村发展核桃、草果、坚果等产业,人均年纯收入从2004年搬迁时的946元增加到去年的5007元。

“村里的女子护边队是全省首家女子护边队,这两天队里的8名骨干还被州里抽调去训练。”弄璋镇女宣传委员尹兴艳说,这支40人的女子护边队不仅经常到10公里外的边境线巡逻护边,还是村里的宣传队、文艺队和清洁队。

土专家绘出新画卷

浩浩荡荡的大盈江从美丽如画的盈江坝子中纵贯而过,在大盈江东岸弄璋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贺介新村。村中路边墙上写着山歌小调《赞贺介》:“青山绿水屋成行,道德模范文化墙,水泥道路闪金光,奇花异草路两旁。”

盈江县古里卡村的宣讲会场(张勇摄)

当记者11月21日走进贺介新村时,才知道《赞贺介》赞得名副其实。只见村道两旁白墙上画满了一幅幅鲜艳夺目的漫画,还有一首首用笔墨书写的山歌小调,内容或是赞颂新农村新变化,或是反腐倡廉移风易俗,或是宣传政策道德模范。不仅有《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山歌》,还有《歌声唱响十九大》、《争做合格好党员》等山歌。村里1000多米长的“文化墙”已成为政策明白墙、科技文化墙和传统美德墙。

“二轮土地承包权,到期再延三十年;集体经济要壮大,国家粮食保安全。”贺介村党支部书记郭彩贵在村文化活动室唱起了山歌《歌声唱响十九大》,唱的内容都是与农民有关的十九大精神。村文艺队的4位妇女代表打起快板唱起了《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涌进文化室的庭院里。

“这些山歌的歌词多数是我写的,墙上的画是我和两位妇女画的,墙上的歌词是谷沛炳老人用毛笔书写的,我们都自学的土专家。”郭彩贵告诉记者。“土专家”正是贺介村“五土宣讲法”组成部分,即用“土广播”学习,开通了贺介广播站,成为政策传声筒和经济信息库;用“土专家”讲解,开设道德讲堂,致富带头人、老党员等乡土专家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讲增收致富实用技术;用“土画家”展示,将十九大报告精神等内容以生动的“漫画+山歌小调”形式画在墙上;利用“土艺人”演绎,文艺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快板、小品等文艺形式生动阐释十九大精神和政策法规;利用“土榜单”彰显,创建以“仁、义、诚、敬、孝”为主要内容的“善行义举榜”。几年来“五土宣讲”凝集了人心,促进了全村和谐发展,推动贺介村从曾经的吸毒村变成了“禁毒防艾先进集体”,推动全村群众脱贫人均纯收入上万元,最近又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的荣誉。

德宏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侯胜表示,近几年来,德宏州创造了“用民族干部宣传、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族文字阐述、用民族节庆展示、用民族文化体现”的“五用”宣讲,德宏州“五用”宣讲团于2015年被中宣部表彰为基层理论先进集体。目前德宏州又探索出“规模小型化、内容精准化、形式多样化、语言鲜活化、队伍群众化”的“五化”宣讲方法,“五土”就是“五化”的具体体现,讲老百姓喜欢听的话,基层理论宣讲才能“接地气”,才能让党的科学理论和十九大精神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何潜彬)

责任编辑 何潜彬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