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传承 | 八旬老汉10年完成甲骨文书法作品30余万字

长江云  2017-12-19 17:28:30
分享到:



长江云报道 每天早晨,武汉市汉阳知音学府一栋普通民宅里都会上演温馨一幕:徐章瑞老人在都会在护工协助下给卧病在床的老伴擦脸漱口,细心喂食、然后给老伴唱歌,最后才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开始了一天的甲骨文书法写作。

今年82岁的徐章瑞老人出生于1935年,之前在老家天门文化馆、天门县志办公室从事《天门文艺》、《天门县志》等编撰工作。老人自小热爱书法,5岁开始习字。1985年调到武汉公安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后,更加执着于书法艺术。先后钻研了楷、行、草书法,挥毫泼墨,游刃有余,在业界享有一定知名度。

1995年,退休了的徐老时间更充裕了。他觉得一个真正的书家应该明晰书法的源流、掌握各种书体并融会贯通。遂开始专攻实用性不高,但是很有艺术价值的小篆,先后书写了《毛主席诗词八十四首》《红楼梦诗词全集》等。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老看到了一则关于甲骨文现状的报道:素有活化石之称的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仅存的古代文字,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大约有5000多个单字,可识者约1/3。与已失传的另外三种古文字:古埃及的纸草文书、古巴比伦的泥版文字、古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徐老认为,一个国家的灭亡先从文化开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懂得过去的历史不行,而甲骨文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是华夏文化的根源,应广泛传承并发扬光大。甲骨文书法这个载体是使甲骨文得以广泛传播的方法之一,目前中国专门从事甲骨文书法的人似乎还不是很多,有鉴于此,年近七旬的徐老决定向甲骨文书法进军。

为了更好更全面了解甲骨文,徐老的女儿专门给徐老买来上万元的资料,徐老开始了全面的甲骨文书法学习。

寒来暑往,除了吃饭睡觉,徐老把所有时间倾注在甲骨文书法学习上。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全部《古文观止》的书法工作。正当徐老沉醉于甲骨文书法时,比自己小七岁的老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经常走失街头。接着,一次摔跤后,老伴竟卧床不起,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徐老的儿女都从事公安工作,非常繁忙。面对突然而至的困难,徐老并没有放弃甲骨文书法研究。他通过家政请来护工,同时逐步学会了必备的家务和照料老伴的工作。这样一照料竟是十年。

这十年间,徐老完成了《古文观止》全套、《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92首》《梅花诗词40首》《苏东坡诗词》、《毛主席诗词》共计三十余万字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徐老说,要与时间赛跑,接下来准备完成中国经典诗词新诗词》《世界著名诗词》等作品。

目前,徐老正在联系出版社准备集结出版自己的甲骨文作品,希望能给后人留下一点自己多年的心血。

相关阅读>>

许我翩若惊鸿,陪你一世终老

——记我的父亲徐章瑞先生


父亲说:你母亲是白素珍转世,我是许仙投胎,白素珍不惜损却千年功力,消减万世福份,与许仙一介凡夫结缘,陪许仙清瘦人生、饱经沧桑。你母亲是我的亲人、也是我的贵人、至爱之人。

而我一直觉得父亲与母亲就像金庸笔下的郭靖与黄蓉,一个玲珑剔透,心如比干,一个忠厚木纳、刚毅执着。母亲年轻时活泼聪颖,能歌善舞,风姿秀美,嫁给父亲这位其貌不扬、不谙世事的文弱书生为妇,应该是父亲三世修来的福份。及至后来,母亲卧病在床多年后,我才明白,母亲确是独具锦心慧眼,嫁给父亲,实则也是她老人家前世积善成德的报偿。年轻时,母亲是家里的一把手,里里外外、事无巨细都是母亲操心操持,父亲得以全力以赴于工作和文艺创作。

1979年至1984年期间,父亲先后参予改编戏剧电影《花墙会》剧本、创作连环画《昆阳之战》、《方志敏》、《明清宁远之战》、《汀泗桥之战》等……盛世修志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世界上独一无二,1984年父亲在天门县志办工作期间,受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人里僻同志所托,编写一本《地方县志编纂谈》供全省各地修志参考……父亲所有的成就与奉献背后,都凝聚了母亲默默的关情与全力的支持。母亲就是父亲的添香红袖,父亲在母亲的“纵容”下,一直过着与炊烟无染、与家务不沾、与笔墨为伍、与诗书结伴的生活,直到母亲患病。

2007年,母亲因为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记忆渐失,情志失调,常常扯着父亲胡搅蛮缠,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壮举”,折腾得父亲身心俱疲、苦不堪言,但父亲即便是承受再多的委屈与折腾,对母亲也仍是和风细雨,关爱有加。再后来母亲摔残卧床数年,生活完全失能,不善家务的父亲每天为母亲凉水喂药、喂饭端茶、按摩掖被,写作间隙陪母亲哼曲,每晚临睡前定要亲自给母亲唱几首他们之间曾经默契的歌,直到母亲脸上露出微笑才与母亲道晚安……

父亲说他这一辈子结了两份夙缘,一是与母亲,一是与文学和书法。前者是水,后者是空气,二者于他都不可或缺。

父亲从五岁始初识书法至今八十有二,先学苏、后习颜、柳、欧、费新我、王羲之,再转入学魏碑、小篆、大篆、甲骨文……对书法的执着几近成魔,每日晨习晚练,先后集有费体楹联 130余幅;兰亭序楹联100余幅;魏方笔书法《始平公》教案一本;小篆毛主席诗词80余首、《红楼梦》诗词全集;为悼念毛主席逝世临摹的毛主席诗词及题词一本;临摹“中南海藏各书法名家送给中央领导的书法合集一本;临摹《古代名书法集》若干本等等。

父亲及其作品先后入选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人民画报(中国画报)社、世界华人艺术展组织委员会编纂的《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并荣获《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佳作奖、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展出);大型书法篆刻艺术经典丛书【2003年卷】《中国书法篆刻大成》;《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书画长卷》、《跨世纪书画艺术界人才传录》(入选作品在日本、台湾等地巡回展出);《中国文化名人大写真》等。

父亲对甲骨文可谓是一见倾心,从邂逅之日起,便立志将甲骨文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书法相契合,让甲骨文书法这一阳春白雪走进中国的普罗大众、走向全世界。至此,父亲开启了他十余载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甲骨书法的远航。

(责任编辑 李小涵)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