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逆江千帆过 风来万木春 ——疫后武汉的百日蜕变

  2020-07-17 10:27:43
分享到:

6月18日,少女纵身入水,打破英东游泳馆持续近5个月的沉寂。当日,该馆在疫后恢复开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6月20日,武汉大学在雨中举行2020年毕业典礼,660名毕业生代表现场参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李溪 通讯员 吴江龙 摄)

7月6日,武汉市江汉区武汉港18码头,防汛工作人员加固闸口封土,备战长江洪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7月16日傍晚,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旁,市民在跳广场舞。3天前,长江洪峰以有记录以来的第四高水位在这里平稳通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实习生 袁佳琪 摄)

江城如画,山河无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7月16日,汛中武汉迎来疫后重启的第一百天。

千里波涛,人在城在。

龟蛇锁江,拱卫安澜。

“我们坚信,没有什么是英雄的大武汉不能战胜的!”曾与武汉共过生死的重庆援汉医疗队队员王越说,从视频中看到洪峰平稳通过武汉,她和医疗队队员们忍不住在微信群里欢呼,一如百日之前的4月8日凌晨——武汉从新冠疫情中苏醒的那一刻。

5月14日,武汉启动集中核酸检测,截至6月1日,共对989.98万人完成核酸检测,未发现确诊病例。6月13日零时,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从二级调整降低至三级。

从浴火重生,到加速起飞,短短100天内,武汉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振经济、抚民生、优营商、抗汛情、保安澜,创造着一项又一项“武汉速度”“武汉奇迹”。

她用跃动的脉搏向世界证明:

——这,就是大武汉!

经济

大城复苏争分夺秒

稳住经济底盘,是武汉疫后重振的生命线。

过去100天,武汉重大项目开工、落户和签约频率,远超往年同期。

武汉“重启”后首场“云招商”,大批重点企业携69个项目力挺武汉,总投资额达2451亿元,其中11个为总部项目。海尔张瑞敏、阿里巴巴张勇、泰康陈东升……知名企业家纷纷为“英雄之城”加油打气,并表达加码投资的意愿。

今年4月,武汉审议通过《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以减免租金、税收、设立200亿元定向纾困资金等12条举措,帮扶全市73.9万户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这是继中小企业“惠企21条”后,武汉再次拿出“真金白银”,为小微市场主体纾困解难。6月,《2020年武汉市深化“四办”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实施方案》出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武汉提出:围绕户籍户政、社保医保、税费办理、卫生健康等多个领域,大力推进“全市通办”和“一张身份证办成事”,年内,一张身份证能办成的事,或将达到150项。

武汉经济基础好、韧性强、潜力足,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听得到她坚实的脚步——

4月10日,100个重大项目在武汉集中开工复工,总投资1865.7亿元。

4月20日,霍尼韦尔在光谷设立新兴市场中国总部,并注册全资子公司,这是疫情以来首家在武汉设立独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

4月21日,武汉市2020年复工复产企业首场现场招聘会在三镇七地同时举行。参会企业共281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吸引7248名劳动者进场求职。

5月12日,在长江新城起步区,武汉2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388.4亿元。

6月20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正式开工。此前的4月13日,长江存储QLC 3D NAND闪存芯片在光谷研发成功,成为全球首款128层QLC闪存。

同日,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在光谷生物城破土动建,总投资45亿元的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只花了26天。

7月1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在深圳举行,1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890亿元。

“世界经济论坛坚信,韧性十足、富有活力的武汉和中国经济能够迅速重回正轨。”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

防汛

英雄城市再战汛情

重启百日,武汉正面临又一场大考——入梅以来,该市遭遇7轮强降雨,全市平均累计雨量达764.6毫米,居历史同期第三位。7月13日洪峰过境,长江干流汉口站水位28.77米,居历史第四位。

防汛,历来是武汉天大的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情、汛情,武汉当机立断,于7月6日5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一个半小时后,再提升至二级,全市实施二级响应、一级战备。

刚刚经历过战“疫”洗礼、重振磨砺的武汉人民,面对洪水与梅雨的双重严峻考验,马上挽起裤腿、穿起雨靴,众志成城投入新的战场。

战渍水。7月5日至6日,新一轮强降雨造成武汉市中心城区不同程度渍水30处。市防指第一时间调度部署,水务、交管、城管等部门人员坚守排涝一线,加紧抽排、疏导交通、及时处理险情。再加上61项防洪重点工程汛前完工、投入使用,全市绝大部分渍水未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在1小时前后消退,与2016年的汛情形成鲜明对比。

腾库容。7月6日新一轮强降雨后,汤逊湖、东湖水位再次猛涨,周边区域排涝压力倍增。市防指紧急调度,为两大湖泊水系寻找新的外排通道。武汉航发集团、碧水集团分别组织实施洪山十里长渠、东湖九峰渠应急抢通工程。最美建设者们再次发扬战“疫”精神,通宵作战,顺利完成任务。中心城区55座泵站持续抽排,腾退湖泊库容,从容迎接新一轮降雨。

护高考。7月7日至8日,在大雨之中,医护人员、交通民警、送考司机、排涝工人、突击队员忘我奋战,为全市高考服务保障工作交出“5个零”答卷——全市考点无突发事件、无考务偶发事故、无一人因交通问题误考、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未启用备用隔离考场。

守堤防。7月13日,长江洪峰通过武汉,水位降低影响堤防安全,巡堤查险丝毫松懈不得。从那天起,武汉每天3万人次24小时上堤巡查,特别对历史险段和2016年后整险加固尚未经历高水位检验的堤段重点盯防,确保万无一失。

面对汛情,英雄的城市再次彰显不畏艰险的豪迈气度,英雄的人民再度迸发不屈不挠的磅礴意志。目前,长江、汉江武汉段水位均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武汉全市上下枕戈待旦,誓保城市安全度汛。

开放

武汉重新拥抱世界

重启后的武汉,急需与世界重新建立连接。恢复大交通格局,是加快疫后重振、重塑城市形象、再回全球产业链的先手棋和必由路。

“重启以来,水运、陆运、空运,武汉国际物流大通道持续发力。”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斌介绍,一方面,武汉抢抓机遇,推动交运经济加速恢复,重新融入全球经济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主动作为、快干实干,上半年综合交通项目投资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6月30日,武汉新港管委会发布数据:当月,武汉港完成集装箱吞吐14.69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6.14%。这是疫后武汉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同比增长。

7月15日,南航武汉至乌鲁木齐客运航班复航。至此,南航湖北的全部国内航点均恢复。

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8日复航以来,武汉天河机场国内客运通航点已恢复到疫情前的六成水平。进入7月以来,该机场日均起降航班294架次,相比4月提升234.09%;日均客流3.25万人次,相比4月提升661.66%。4月8日以来,天河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线近30条,航点覆盖北美、欧洲、澳洲、亚洲28个主要国际货运枢纽城市,运输出口物资总价值超过4亿美元。

“4月8日至7月16日,中欧班列(武汉)共发运69列共6286个标箱。”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班列承运的货物中,超过九成为湖北产品,不仅带动本地产业复工复产,也夯实了武汉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地位。

在交通投资领域,目前,武汉地铁59个在建标段已全面复工,1.5万名施工人员已全部到岗,地铁11号线葛店段、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贯通。武汉地铁集团表示,全年445亿元的投资目标一分不减。

6月30日,下穿东湖、南湖的武汉两湖隧道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破解南湖、水果湖、光谷等地区的交通出行瓶颈,也将推动东湖周边环境提档升级。

“天河机场三跑道、双柳长江大桥、武大高速、武阳高速、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扩建段、硚孝高速、四环线等多个重点项目正按照既定目标推进建设。”徐斌说,在抓好在建交通重点工程的同时,还将提前启动光谷长江大桥、汉南过江通道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武汉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力量。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成熔兴 李墨 李源

(责任编辑 黄静蕾)

责任编辑 许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