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头|对戏曲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孙学鹏,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男生,喜爱戏曲,尤其是京剧几乎伴随了他整个成长历程。初次看到他,一个谈不上“秀气”的男生,大家也都猜不到他主工的行当。但就是这个孙学鹏,在华中赛区海选时一举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一袭漂亮精致的旦角造型给评委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轻松晋级全国40强后,他来到湖北武汉《戏码头》,在复赛阶段也是颇受导师青睐,一路走来非常顺利。孙学鹏首轮比赛用一出《锁麟囊》惊艳众导师,结果被杨俊导师力压其他导师一举收入“杨家将”战队。在队内比拼中面对表演经验相对欠缺的黄梅戏选手朱宏燕,凭借一曲《荒山泪》力压对手,率先拿到了通往十六强的门票。
在队际比拼赛时,他遭遇了唱做俱佳的豫剧老生鲍誉。这场比赛也成了孙学鹏在《戏码头》舞台上的“谢幕”之战,他选择的是京剧程派经典中的经典《锁麟囊》选段,这一场比拼孙学鹏可是拿出了自己的绝招,唱做并舞,韵味十足。杨俊导师选择孙学鹏出来打头阵也是因为她觉得孙学鹏的程派风范沉稳大气,能够很好的控场,让场面安静下来。无奈鲍誉祭出“帽翅功、髯口功、圆场功”三功,更加收获现场大学生观众的青睐,孙学鹏遗憾止步十六强。虽然孙学鹏在《戏码头》的表演暂告一段落,但属于他自己的戏曲人生才刚刚崭露头角。小戏迷在节目录制阶段,专程采访了孙学鹏,下面请一起走进这位极具个性的京剧男旦的内心世界~
很多年轻人爱上戏曲,都和家庭的影响分不开,而给小学鹏做戏曲启蒙的,也正是他的奶奶。在奶奶的潜移默化之下,他爱上了京剧并迷恋上了程派唱腔。虽然孩提时代的学鹏还不懂国粹京剧真正的内涵,但他仅仅是看到舞台上美丽动人的扮相,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孙学鹏在跟着奶奶看戏时,悄悄模仿起来,奶奶察觉到他的天赋后,一度想让孙学鹏专业学习京剧,但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放弃。懂事的孙学鹏没有因此与父母争执,而是将京剧这个爱好深深埋在心里,直到考上大学后,经过了社团的熏陶,才慢慢让京剧的梦想破土重生。
孙学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有着一群有着共同爱好、共同梦想的年轻人。他就读的沙洲职业工学院有一个京剧联合社团,除了京剧之外,还融合了地方戏等不同剧种,如昆曲、黄梅戏等剧种。孙学鹏感慨自己赶上了好时代,近两年来,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学生戏曲爱好者加入了社团,大家都想为传承戏曲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虽然每个社员的功底、经历都不一样,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也不那么规范,但大家热爱戏曲的心却都是一样火热的。
(孙学鹏和社团成员及教职工日常演出)
提起自己的社团,孙学鹏充满了自豪,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我们社团里还有好多同学,虽然他们不会唱戏,也不会像我们一样登台演出,但他们还是毫无怨言的为传播戏曲在努力,为社团的后勤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孙学鹏很感谢社团中那些学美工和服装设计的团员们:“他们会为我们设计演出服装,花样排版,款式打样等等。社团有演出时,同学们还会去学怎么化妆、怎么包头、怎么熨戏服……感觉虽然我们不是一个专业院团,但是大家各有分工,十分团结,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一点都不业余。”
孙学鹏也是社团的骄傲,作为社团内综合表演能力较好的京剧爱好者,他一直极力在社团内推广京剧艺术,希望来自五湖四海的票友除了喜欢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外,也能多了解京剧、爱上京剧。为此,他也做了大量努力:“我会积极发掘身边的大学生票友,主动把他们拉进社团。每年的迎新活动上,我也会特别关注那些文艺分子,希望能够培养他们在戏曲这方面的爱好。可能他们喜欢戏,自己还不知道呢?”孙学鹏的笑容腼腆而又自信。
(孙学鹏和社团成员日常排练)
说到戏曲传播,孙学鹏的声音明显大了很多,语气中充满了一种自豪:“我觉得我们做这个社团,不仅是为了弘扬戏曲,也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以社团的名义,传承“戏曲进校园”的精神,走进小学培养娃娃票友。因为现在提倡深入学习国学文化,所以很多小学也会主动邀请我们社团“结对子”。比如前不久,我们就在一个小学的音乐课程中设计了一节精品讲座,主题是京剧的起源和京剧的基本功。小朋友们对唱念做打分别是什么,京剧的服装有哪些特点等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我们还表演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唱段,令小朋友们直观的去感受戏曲的魅力,这都可能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孙学鹏对于学校戏曲社团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之深,正是在这里,他唤醒了内心深处埋藏的戏曲因子,打开了他的另一个世界。所以毕业后他甚至不愿意离开,期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呢——本科毕业之后,孙学鹏原计划是去上海工作,而且当时已经有一份理想的工作给他投递了录取书。但出人意料的是,孙学鹏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又继续回到本校读研,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离不开戏曲社团:“我觉得戏曲社团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慰藉,京剧是我学业之外的挚友,社团经历给了我很多毅力的磨练。未来的职业生涯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这种温馨如家的社团却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很舍不得。”时光如梭,在面临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问题上,孙学鹏已经有了清晰的打算:“我想毕业后继续留在本地工作,因为我还是离不开社团。虽然到时候我不在学校里了,但作为社会人士,我依然会为我们的大学戏曲社团服务!”
繁琐细致的社团运营工作之外,孙学鹏的主要重心还是放在了对自身功底的锤炼打磨上面。程派唱腔的难点就在于对唱腔的整体把控,同时要求咬字咬词非常准确。而身为南方人,平舌翘舌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混乱是常态。咬字成了孙学鹏唱腔学习的瓶颈,孙学鹏回忆起日复一日的练习过程:“我要克服南方口音,不然一开口唱,听着就像是地方戏。为此,我下了很大功夫,我每学一个段子,都要把所有戏词打印出来,再标上拼音,练习时不看字、对着拼音读,先确保读准确后,再去领悟文字的意境。我还经常自己的唱段录下来,四处寻求老师的指点。”
讲到这里,孙学鹏有些哽咽,接触京剧这么多年以来,没能遇上一位专业老师,这是孙学鹏最大的遗憾:“没有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甚至没有一个老师能长期沟通,我基本上都是跟着电视和录音去学、去练,有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不对。”大家都知道,学艺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作为一个业余的戏曲爱好者,孙学鹏甚至比起专业演员来说更艰难,因为他会走很多的弯路才能得到一点点进步,这需要他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男旦舞台上婀娜多姿,但艺术之路也更为艰辛,孙学鹏深有感受:“我们男生唱旦角,每天都要抽时间去练身段,去琢磨手眼身法步。而且最难的一点是要克服男性去演女性角色的一个心理转变,因为很多人不理解男生为什么要唱旦角,不选择唱小生或者老生。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流派的选择,你看我们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先生都是男性,但都演出了女性之美,创作出了流芳百世的作品。我渴望向他们学习!”小戏迷问他日后会不会选择尝试别的行当、别的唱腔,孙学鹏非常坚定地说:“不会,我要继续要展示我们京剧之美、程派之美。”
虽然平时经常有大大小小的演出机会,但《戏码头》是孙学鹏登上过的最美丽最大气的舞台,戏曲社团的全部成员对此也是全力支持、为之欢呼。孙学鹏提起小伙伴们,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从《戏码头》全国大学生戏曲挑战赛的活动发起时,我的小伙伴们就呼吁我报名参加。我能入选复赛,不仅代表我个人,更多的荣誉还是属于整个集体,而且他们还给我准备了惊喜——他们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双彩鞋和一条彩裤。这份礼物承载了我们社团的期望,我也渴望在《戏码头》这样的全国平台上绽放我们社团的青春魅力!”
上周日的队际比拼中,孙学鹏遗憾落败,为此他潸然落泪。他在意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生怕辜负了社团小伙伴的期待。但小戏迷相信,你的小伙伴们都为你骄傲,为你自豪!学鹏,你不仅在《戏码头》舞台上呈现了京剧之美、程派之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沙洲职业工学院戏曲社团的专业和坚持。感谢你们为传承戏曲文化做出的努力,加油,学鹏!加油,大学生戏曲社团!
作者:湖北卫视
(责任编辑:郭小涵 审核:蒋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