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诺门坎战役:日军为战胜苏军竟派出一个“苏联通”指挥官
1931年日本关东军占领我国东北之后,诺门坎地区便成为日军控制的伪满洲国与蒙古的边境地带,日军认为只要成功占领诺门坎,就能以此为跳板入侵苏联。再与西边的希特勒携手,便能东西对进、夹击苏联。
1939年4月2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发布《满苏国境纠纷处理纲要》,别有用心地宣称:关东军可自行认定国境线。
这份充满火药味儿的“纲要”,顿时让边境局势变得骤然紧张起来。随后,日本关东军就不断地在诺门坎地区对蒙军进行挑衅。很快,苏联政府依据不久前签订的《苏蒙两国互助条约》立即介入。因为此刻斯大林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在东方的蒙古草原上把日本人彻底打败、彻底打趴下,那么后患无穷。
朱可夫
为此斯大林立刻给正在白俄罗斯军区担任副司令员的格奥尔·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将军发去命令,让他迅速赶到莫斯科国防人民委员会报到。
朱可夫,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布尔什维克,在苏联国内战争中崭露头角。朱可夫是装甲战争理论的积极拥护者,二战中他成为苏军的二号统帅,被斯大林视为“救火队员”。而朱可夫之所以能一跃成为二战名将,正是因为诺门坎一役。
小松原道太郎
小松原道太郎,就是诺门坎战役中日军派出的将领。他是日军“北进派”的坚定支持者,精通俄语,在莫斯科担任驻苏武官期间,就在暗地里专门搜集苏联方面的相关情报。可以说,小松原道太郎是日本陆军中为数不多的“苏联通”。因此,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将其任命为第23师团师团长,驻军中国东北,专门应对苏联。
其实在诺门坎战役前,小松原的23师团就曾对苏蒙联军进行过两次偷袭。这两次偷袭,第23师团的一个骑兵联队被苏蒙军队全歼。看到这样的惨败,小松原道太郎十分不甘心。
在他看来,如果此时将诺门坎地区的边境冲突升级,那就极有可能迅速实施“北进派”进攻苏联的计划。于是,他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请求乘胜追击、扩大战事。
另一边朱可夫在接到斯大林命令后,立即登上了当天开往莫斯科的最后一班列车。3天后,也就是1939年6月5日清晨,朱可夫抵达了位于乌兰巴托的苏联驻蒙第57特别军司令部。
朱可夫到达司令部,听完战况汇报后才意识到,前线的情况竟然如此糟糕。首先是军部相关将领对这次边境冲突重视不够,连敌方的真正意图都没有摸清楚。其次,兵源严重不足,只有两千多人。更为严重的是,没有现成的指挥所和飞机着陆场,而电话电报线路,更是连一公里都没有铺设。这意味着一旦大规模开战,指挥所发布的指令根本就无法送达前线。
朱可夫
在对诺门坎地区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梳理之后,朱可夫立即立即下达了两道命令,一道是向莫斯科发出请求增兵的计划。而另一道则是搬家——把将军指挥部往前搬迁到距离前线很近的哈拉哈河附近——这样虽然很危险,但更便于指挥作战。
就在朱可夫进行部署的时候,小松原太郎也在加紧谋划。为了能调集更多的兵力,小松原将自己的疯狂计划推销给了时任日本关东军司令的植田谦吉。在植田谦吉的支持下,关东军开始不惜代价从各地抽调兵力。
植田谦吉
除了当时从东北和日本本土过来的日本陆军精锐部队,还有重炮部队和飞行航空战队。6月20日,第23师团2万多人倾巢而出。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主力7千余人。
日军第7师团的官兵,都来自民风彪悍的北海道,个子不高可打起仗没有一个含糊。他们的官兵全曾先后参与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被公认为日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
不仅如此,在小松原的一再要求下,关东军的航空兵主力也全部飞抵距离诺门坎最近的海拉尔机场。看了,为了赢得诺门坎战役的胜利,小松原可是下了血本。那么战事究竟如何呢?面对日军压倒性的优势兵力,朱可夫用什么办法应对的呢?
(责任编辑:郭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