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了不起的匠人|为啥华妃娘娘嫉妒甄嬛呢?

湖北卫视微信公众号  2019-04-22 15:17:27
分享到:

《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

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有一群裁缝,他们自幼学徒,技艺炉火纯青。他们制作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开设了第一家西服店,撰写了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还开设了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帮裁缝”。

那时,女人以穿旗袍为优雅得体,而男人,无不以拥有一件“红帮”师傅定制的西装为荣。扬名立万的红帮裁缝甚至在国外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世事流转,如今红帮裁缝的称呼似乎早已被人们忘记。然而,位于上海茂名南路定制服装街的一家老店却让上海的老绅士再次记起了“红帮裁缝”这个称号。

这家店名叫W.W.Chan& Sons,老板叫陈家宁,如今已年过六旬,是红帮裁缝的第四代传人。W.W.Chan& Sons最早开在香港。陈家宁15岁就跟随父亲学习西装裁剪、打样等工艺,1982年父亲退休后,正式将店号交给了陈家宁。2002年,久居香港的陈家宁带着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手艺和店铺将这门原本就属于上海的手艺再次带回上海。

能在上海立足,陈家宁说他只有一个诀窍,那就是品质。除了西服所用面料的考究,还有制作工艺的严格。

在陈家宁儿子陈风凡的眼中,父亲是一位刻板的“霸道总裁”。

陈家宁每天早上4点起床,6点熨烫当天要穿的衣服,早餐只吃麦当劳,上班时间是9点,一定要提前到,否则就是迟到。

在陈家宁的眼中,“裁缝只需要标准,不需要风格”。整个制作工艺都可以用数据去量化。如果没有按照规格数据来,哪怕客人要求修改,都会被陈家宁拒绝。

规矩和传统,让陈家宁觉得骄傲。然而儿子陈风凡却一心想要打破父亲的规矩和传统。父子之间无论在西服的设计剪裁还是店面陈列上都暗暗较劲,传统派和先锋派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今晚22:00,《了不起的匠人》就将讲述上海“男人帮”的西装定制传奇。

几年前,一部《甄嬛传》火遍大街小巷。《甄嬛传》里,皇帝给甄嬛的赏赐中有一样曾经让华妃嫉妒不已,那就是一双蜀锦做的鞋。除了鞋之外,蜀锦也多次在《甄嬛传》出现。据说蜀锦一寸之价可比十斗金。事实是否如此呢?

今晚《了不起的匠人》就将来揭秘蜀锦的制作工艺。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又叫锦城,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成都以生产蜀锦闻名,锦官城的名称由此得来。三国时期,刘备在四川偏安一隅,对抗魏、吴两国。而“决敌之资,唯仰锦尔”。可见蜀锦之贵重。而蜀锦之贵除了工艺精美,缎面华丽,其工艺之难,产出稀少也是重要原因。

蜀锦织机的纤线有11520根,经线和纬线有9600根,每根丝线的粗细度是1毫米,发现断线的反应时间只有1秒。每织一厘米,就要投梭120次—140次,最熟练的织工,一天织锦也不过10厘米。

不同于刺绣和其他织造工艺的单兵作战,蜀锦的制作有十大工艺,需要数人配合,排兵布阵。一个熟练工的培养就需要超过10年。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蜀锦如今后继人才乏力。

如今80岁以下,精通全套手工蜀锦织造技艺的大师当属贺斌。

自幼在蜀锦厂长大的贺斌注定了一生与蜀锦相伴。1985年,一次在美国的交流经历更让贺斌坚持自己的蜀锦匠人之路。

当时,年轻的贺斌面对众多美国观众演示了全套蜀锦织造工艺。当把织造好的蜀锦正面展示给观众时,全场人都惊讶万分。有一位美国老太太甚至以为贺斌身后背着一台电脑。

蜀锦的制作过程的确犹如一台电脑的工作过程,需要设计图纸,画图,“编程”等。曾有外国人将整个蜀锦制作的部件复制回去,然而如何将“花本”过到织机上成了至今未能攻克的技术难题。

如今,贺斌一边带徒弟,一边在蜀锦纹样的设计上进行突破创新。不仅研究仿制了古代经典纹饰,还请专家设计新的纹饰。在色彩和纹样面积上,也从2000多年来,蜀锦纹样的20厘米见方和5种以下颜色提升到超过60厘米见方和12种颜色。

拾起传统,是坚守;走出守旧,是突破。贺斌正走在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上。


来源:湖北卫视微信公众号

(编辑:郭小涵)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