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戏码头|夏青玲:我追求的艺术,没有顶峰!

湖北卫视微信公众号  2019-03-14 09:20:05
分享到:

在武汉这座戏曲大码头,有一个戏迷们常常扎堆的地方,门外看起来毫不起眼,但进去后发现真是别有洞天——

这就是老武汉人最喜欢的——武汉楚剧院。戏码头海纳百川,包容并蓄,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种剧种繁衍生息,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等更是在武汉有很多拥趸,但就凭一个“楚”字,武汉人乃至湖北人,对楚剧还是给出了最私心的偏爱。

老式的单口售票处门口,接连有忠实戏迷前来购票。他们每场都来捧场,一场不落,只要有演出,一连把所有的票都先买下。这些上了年纪的戏迷朋友,在平时生活中十分节省,但遇到支持传统戏曲时,却十分豪气!

楚剧的戏迷票友中,以老年人居多,被荆风楚韵滋养了几十年,他们独爱这份充满地域特色的戏曲文化。这其中,年纪最长的已经是九十高寿了~

一提到楚剧,武汉楚剧院的台柱子、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夏青玲就变得滔滔不绝,对于这项她坚守了几十年的艺术感觉特别自豪。在她的眼里,楚剧在本地非常有观众缘的,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不论是在剧场卖票演出、还是进校园、下农村、进街道,走到哪儿都倍受欢迎。

 夏青玲在楚剧《白蛇传·断桥》中饰演白素贞

为了能吸引更多青年观众走进楚剧院,夏青玲老师一直在努力创新表演形式,丰富人物角色。她说:“因为我们楚剧是一个地方剧种,所以只要是能够丰富我的舞台、丰富我对人物的体现,我都会把各个派别最优势的东西学习过来,集各家之长丰富人物角色!”

守正才能创新。在创新的背后,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对于传承,夏青玲有着自己的坚持:“我要老带新,要带着他们演,他们会慢慢成熟的,让他们有一个磨炼的过程。”

楚剧离不开湖北,湖北也离不开楚剧。用戏曲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夏青玲和她所在的武汉楚剧院担起了这个社会责任。演员动之以心、观众感之于情。夏青玲感叹道:“感谢忠实戏迷的风雨无阻,鱼水情深就是一出好戏。用角色与观众交朋友是演员永恒的追求!”

除了楚剧院的同仁和一直支持楚剧的票友们,夏青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要感谢,那就是“送她入行”的人——夏青玲的母亲。夏青玲说:“我的妈妈是我最忠实的粉丝,也是楚剧的忠实粉丝,我进入楚剧这个门,也是我妈妈把我送过来的!”

关于这段故事,主持人白燕升介绍说,初一的时候,因为父母都非常喜欢楚剧就把夏青玲送到了黄陂剧团,后来她考入了武汉艺校,毕业后分配到了武汉楚剧院。2013年自筹资金排演《凤冠梦》,2015年又演了楚剧大戏《万里茶道》,这出《万里茶道》也将在不久之后的《戏码头》舞台上为观众朋友们呈现,喜欢楚剧、喜欢夏青玲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夏青玲作为武汉楚剧院的中流砥柱,不仅自身在楚剧表演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也一直不遗余力的推广楚剧艺术,进校园、走社区,下基层,把楚剧艺术传播到社会的角角落落,这给楚剧艺术得以绵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的活动现场

在华中师范大学传承楚剧《白蛇传·断桥》

在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现场

上周日,她和两位年轻的楚剧演员余维刚、杨琳为大家献上了《白蛇传·断桥》,这种传帮带的实践,恰恰正是戏曲传承最好的证明!

他们的表演,也获得了现场鉴赏嘉宾的一致夸赞,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戏,它在表现的时候,就自然要注入浓烈的地方色彩。这就叫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著名作家、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执浩评价说:“楚剧在湖北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只要是楚剧团演出,基本上万人空巷。这样一种方言剧,包括文学作品写作中的方言使用,对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持文化多样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感谢夏青玲!感谢所有楚剧演员!作为一个地方剧种,一路走来颇为不易,每一点成绩的取得,背后都有着无数的辛酸和汗水。像楚剧这样的地方戏曲扎根于一方水土,滋养着一方百姓,其生命力如山花般蓬勃而灿烂。在我们一代又一代楚剧人的不懈传承下,这朵山花必会越开越艳!

来源:湖北卫视微信公众号

(编辑:郭小涵)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