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戏码头|“戏曲天团”66位主演连续8天录制12期

HBTV戏码头微信公众号  2019-03-11 17:38:16
分享到:


《戏码头》宣传片

      《戏码头》开播以来,以其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酣畅淋漓的艺术表现、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深入浅出的解读特色得到了全国众多戏迷粉丝的热捧,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齐聚武汉,现场录制更是出现人头攒动、一票难求的盛况。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湖北广播电视台2000平米演播室里, 也是一片忙碌,12期全新主题的《戏码头》将于3月12日到19日,连续8天在此粉墨登场。这次录像,来自全国66位戏曲名家新秀从四面八方汇聚《戏码头》,用自己精湛的艺术功力,用自己对戏曲的无限热爱,360°立体呈现梨园的千姿百态,给广大戏迷粉丝献上一场视听盛宴。下面送上本次录像的节目单,让您先睹为快吧!

《戏码头》的特点之一是在展示戏曲名家风采、经典选段的同时,设置了现场嘉宾鉴赏团,这些名家、学者结合现场的戏曲表演对戏曲行当里经典选段的历史渊源、名家轶事、表演特色等等进行解读,降低了戏曲欣赏的门槛,增强了戏曲欣赏的乐趣,加深了传统文化的解读,让戏曲更贴近人生,更贴近人心。在这次录像中,《戏码头》的“戏曲品鉴天团”更是阵容强大,星光璀璨,我们下面来认识一下吧!

       严凤英和王少舫开创了黄梅戏的第一个高峰,以马兰和黄新德为代表的艺术家迎来了黄梅戏的第二个高峰,黄新德无疑是黄梅戏男演员的最杰出代表。有人说,他是黄梅戏界的常青树;还有人形象地戏称他是“老梅树桩”,因为黄新德不止自己得了梅花奖,还“陪”着马兰、韩再芬、吴亚玲、李文、蒋建国、王琴六位演员得了梅花奖,这在全国戏剧界也极为罕见。72岁的黄新德始终坚守在孕育着黄梅戏的一方沃土之上,不忘初衷、辛勤耕耘,同时也为自己一生所热爱的事业继续着追梦的脚步。

       京剧荀派著名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年逾古稀仍在不停为戏曲奔走呼号。她饰演的《红灯记》中的小铁梅,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那“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铿锵,是这位老艺术家对于京剧、戏曲一生未变的赤子之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他是有着丰富知识与多学科背景的文化学者。研究领域涵盖文学、艺术、哲学、影视,对待学术的勤奋态度和惊人记忆力,使他成为文艺评论界的引领者之一。他的评论特点:快人快语、思维敏捷;语言犀利,直击中心;信息量大,充满思辨;有幽默感,理论高度。他崇尚文化自觉,能准确把握时代风向,找到审美座标,用理论高度诠释艺术三昧,且不乏温情和幽默,他的点评将激荡起《戏码头》最深层的文化积淀。

        著名戏曲导演、表演艺术家张曼君是赣南采茶戏第一位“梅花奖演员”,更是当今戏曲界响当当的大导演,当之无愧的“戏曲灵魂师”。她主张“一退二进”:退一步,回归戏曲本体的美学思维;进两步,高扬现代观念,实践新的观演关系的质变与突破。也主张“三民主义”——从生活出发,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融入到“歌舞演故事”中去,建立新的赋形坐标。这是张曼君对于现代戏曲所作的注解与诠释,她每一部戏的成功都证明这也是观众想要的戏曲的样子。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他所提出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影响文坛几十年。肖老的思考不限于文艺问题,凡举社会、历史、文化诸多方面,都能发人之所未见,时有独辟蹊径的巧思。他是思想的丰产者。

        著名评剧“花派”表演艺术家,梅花大奖得主冯玉萍,“东北女人”三部曲创造了她艺术生涯的一片高原,但这个直迈豪爽的东北女人从来没有停下脚步的想法。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进修让话剧成为了她艺术的另一只翅膀;连排新戏,不断追求着自我超越。正是这股对艺术追求执着不懈的韧劲儿,成就了当今“评剧领军人物”!

       戏剧评论家、剧作家翁思再是通才,也是戏曲界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既有媒体人的敏锐视角,直抒胸臆笔下生花花开艳;又有剧作家的杰出才华,《大唐贵妃》千古情思思万年,一曲《梨花颂》享誉海内外;还是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者,曾登百家讲坛说京剧,传道受业解惑也。

       青年戏剧评论家武丹丹认为做好戏剧评论需要知识、文化、情感三方面的准备:知识准备是对剧种、演员、剧本做最大程度的了解;文化准备是一种个人修养,代表自身的文化立场;情感准备是发表评论时一种负责态度。武丹丹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有了自己的独特发现,并用独到的表达,使自己的评论带有独一无二的个人气质。她的评论言简意赅,直击要点,让听者爽快酣畅,恰到好处的幽默增光添色,似评论界的一股清流,温润人心。

      著名作家、诗人熊召政,他的诗古味盎然充满着文人情怀和士大夫风骨,十年磨一剑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全票通过获得茅盾文学奖,诗与史是他在人间自在游走的竹杖。“烟霞不向西山老,流向江东访故人。”三月《戏码头》他将与戏曲“故人”相逢。

        湖北省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刘醒龙,他安静内敛,脚不沾尘,内心却蕴藏了天雷与地火。在“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他和他主编的《芳草》杂志坚守着一片纯文学的阵地。在这片园地中他不忘垦一片戏曲的园子,数次在杂志中编选戏剧剧本,为的就是待到春和景明时,看到戏曲芳草连天的景象。


来源:HBTV戏码头微信公众号

(编辑:郭小涵)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