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易迁后扶的“十堰模式” ——十堰市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工作综述

云上十堰  2021-05-31 10:27:14
分享到:

竹溪县中峰镇同庆沟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记者 陶德斌 刘昆 摄

丹江口市均县镇烟叶基地

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易迁安置区配套袜业扶贫车间

郧阳区谭家湾镇香菇基地

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电商带头人蒋家明获评淘宝村“十年十人”杰出人物

竹山县麻家渡镇罗家坡村易迁安置点

房县土城镇花楼门村六组易迁安置点

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易迁安置点

云上十堰讯(十堰日报)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聂升举 白周颖 张蕾

秦巴大地绿浪滚滚,汉江两岸生机勃勃。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之际,分布在巴山汉水间的一座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一幅幅恢宏明丽的山水画卷,又如一个个强劲的发展引擎,讲述着脱贫梦圆的奋战故事,传递着乡村振兴的不竭能量。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是一个铿锵的音符,就是一个坚实的足迹。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惠及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和十堰发展的“特大机遇”来抓,紧盯脱贫目标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同时,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文章,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绿色产业体系,系统解决“搬后怎么办”的问题,不断探索并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十堰模式”,谱写乡村振兴壮歌。

筹规划“绘蓝图”

2019年,我市提前一年完成35.4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

规模最大,意味着任务最重、难度最大。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决战决胜的勇气,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全民动员、上下联动,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全要素保障,举全市之力打赢“攻坚战”。

早在安置点规划建设之初,我市便按照“党政主导、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社会参与、共同富裕”的原则,同步设计易迁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安置点规划、搬迁户脱贫、后续扶持计划。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是湖北省最大的一个万人以上集中安置区,共安置了18个乡镇4237户15380人(其中:易迁户4155户14989人),打造成了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香菇产业基地、香菇交易市场、香菇主题研学基地等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管理规范、产业兴旺的香菇特色小镇,易迁户种植香菇300多万棒,年销售额3300余万元,年户均增收约3万元;建成袜业扶贫工厂,投放织袜机1581台,带动就业1500人,日产袜子18万双,月人均收入2500元。

同时,我市坚持“以产带迁、以迁兴业”理念,搬迁前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安置点,搬迁后聚焦安置点大力引进产业,有效推动安置点和产业“双向靠近、协同发展”。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充分尊重搬迁户意愿,满足其多元化需求,探索出拆旧院腾空间小集中安置模式、依托生产资料和特色产业大集中安置模式、进城进镇进园进景区安置模式、公租零租保障房安置模式4种具有十堰特色的安置模式。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35.45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量83.4万人的42.56%,占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88.2万人的40.2%。

精心策划抓统筹,“十堰模式”成效显。以“户户走到、扶贫作坊、安幼养老、强基固本”四项重点工作为主抓手,全民动员、集中攻坚、高位推进、大胆创新,聚焦以迁兴业,推进搬迁和产业协同发展。201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批示:“十堰干得真不错,一些做法值得推广”,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推广十堰经验。十堰连续4年被表彰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十堰市被国家发改委评为“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

后续扶持“强基业”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我市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不断兴产业、扩就业、补短板、优服务,以产业化的方式推进后续扶持产业发展,切实增强易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盯产业“培龙头”。我市坚持产业契合、龙头带动、示范引领的原则,通过市场调研、广泛论证、试点探索等途径,科学精准选择扶贫产业,着力培植龙头企业。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原则,紧盯每个安置点至少有1项主导产业辐射带动目标,以特色种植养殖业、设施农业、特色林业、农产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休闲农业为主,新建特色产业基地。全市发展粮油、蔬菜、干鲜果类基地600万亩。十堰市绿领农业科技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沈阳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发展运用智慧大棚、农业网联网,开展草莓、蔬菜育苗,在丹江口市打造了鄂西北最大的有机果蔬繁育基地。茅箭区做好“乡村旅游+扶贫”文章,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了20多个生态景区村。郧西县因人因户引导“弱劳力”“半劳力”“全劳力”发展“兜底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

突出特色“拓市场”。通过“能人带动、集约经营”“入股分红、化解风险”“利益联结、藤上结瓜”等模式,引进市场主体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业协作,让搬迁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1830个,共有32848户易迁户加入合作社。丹江口市大力扶持荣泉辣椒种植合作社在蒿坪镇发展“订单辣椒”3000亩,由合作社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收购,年固定易迁群众用工25个,季节性用工3000余人次,年发放务工工资125万元。同时,充分利用与北京对口协作机遇,分别在北京和张湾区设立消费扶贫双创中心,搭建两地线上线下消费扶贫平台。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大力发展电商,2020年电商销售额达到2亿元,成为“湖北淘宝第一村”。

多措并举“促就业”。对搬迁到县城、集镇,以就业创业为重点的搬迁户,通过扶贫车间(作坊)、劳务输出、企业吸纳、公益岗位等途径实现搬迁群众每户有1人以上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特别是扶贫车间(作坊)保证易迁群众就迁就地就业,真正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搬迁户参加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确保每个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一技之长,为转岗就业奠定技能基础。郧西县采取“五岗”方式稳定就业,即企业承诺留岗、复工复产上岗、对内挖潜拓岗、返乡创业增岗、出台政策稳岗。据统计,全市易迁劳动力共计16.7万人,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

全力推进“谋重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主动应对疫情挑战,加强易迁安置点监测,筑牢了安置点疫情防线。为解决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难题,实施“六个一批”就业工程(劳务协作输出一批、以工代赈及重大项目赈济一批、投身农业解决一批、扶贫车间吸纳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实现外出返岗复工34.0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5.26万人,复工复产率达到100%。通过消费扶贫助力农民脱贫增收。去年以来,全市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扶贫产品达30.5亿元,有效降低了疫情带来的冲击。

社区管理“奔富路”

优化社区管理是后续扶持的保障。我市以党建为引领,以人为本优化社区治理服务体系;以“文明社区、幸福家园”提升行动为抓手,按照“功能完善、环境整洁、邻里和谐、民主管理”的标准,创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小区”。

完善配套提基础。针对不同类别的搬迁贫困户,按照“什么弱提什么”的原则,集约建设易迁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于进中心村安置点,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补齐附属配套设施短板,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搬迁后“吃菜难、吃肉难”和农具无处堆放等问题,完善安置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搬迁户生产生活。对于进城、进镇安置对象,按照城镇标准补齐安置点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确保搬迁群众和城镇原住居民享有同等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全市共配套管网4800千米、污水处理设施2330个、医疗卫生设施778个、学校166所、幼儿园127所。按照“七个一”附属设施配套标准因地制宜配建公厕3712所、三用堂2176个、路灯32352盏、农具房37575间、栏圈41437个、菜园53253户、环卫设施12661个,实现了应配尽配。

示范引领优服务。全市集中安置区设立楼栋长近2500名,党组织实现全覆盖。集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点)“文明社区、幸福家园”提升行动,按照“功能完善、环境整洁、邻里和谐、民主管理”的标准,确定了18个易迁安置点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进一步完善易迁集中安置小区(点)配套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对照“五通”(通水、通路、通电、通信、通网络)、“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标准,查漏补缺、提质扩容,全面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郧阳区柳陂镇首创的“365”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各安置点社区组建“三员三长”,实行“六查六防”,建设“五治五和”社区。竹山县以十星文明创建为抓手,在安置点组织开展“四比四看四评”活动,为集中居住贫困户悉心营造“家”的氛围,实现了村民法治意识“由淡到浓”、乡风民风“由差到好”、社会治理“由乱到治”、社会管理“由管到议”的转变。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践“两山”理论,抢抓打造国家丹江口水源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机遇,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好产业、人才、规划、组织、政策“五个衔接”,培育长效脱贫机制,促进全市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推动全域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编辑 刘绮蕊)

责任编辑 刘绮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