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耄耋老人讲述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

云上夷陵  2021-04-23 10:03:05
分享到:

在夷陵区樟村坪镇云霄垭村,有一位88岁的老人,他叫余君孝。68年前,年轻的余君孝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还有幸参演了《上甘岭》电影的拍摄,特殊的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1933年,余君孝出生在樟村坪镇云霄垭村,自小聪明伶俐,还读过几年私塾的他,很早就产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1952年2月,余君孝报名参军,同年9月,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47师139团3营炮兵连,这支部队被毛主席称为“满天飞的部队”。朝鲜战场上,余君孝先后参加西海岸反敌人登陆战役、保卫武圣山战役和攻打鸡雄山战役等。

余君孝不仅作战英勇,还多才多艺,不管是在行军途中还是战壕里,都会自编自演顺口溜,丰富部队的文艺生活,消除战士的战斗疲劳,激发异国他乡英雄的战斗激情,因此他被任命为连部宣传员。在武圣山战斗期间,余君孝自编自演的小话剧《打死美国狼》,受到团部的高度赞扬和奖励。

1953年,历时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留下来的志愿军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好备战准备,随时阻击敌人的侵犯;另一部分负责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余君孝被分配参与当地建设,砌砖房、打烟囱、改热炕,啥都要干。195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赴朝拍摄我国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上甘岭》,剧组从志愿军中挑选了部分战士当群演,余君孝凭借着健硕的体格和帅气的外表有幸参演。

余君孝回忆,他参演的那场戏是志愿军战士组成三人组,他扮演其中一名战士,负责炸掉敌人最后一个碉堡的场景。虽然在荧幕上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当他再次看到这部电影时,一眼便认出了片中的小战士就是自己。从那以后,每次余君孝去市里或者县里办事,都会到电影院去问问《上甘岭》这部电影什么时候放,每次放映队来村里,他关心最多的还是这部影片。但他也说,这些年最令自己骄傲的不是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拍摄,而是曾经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作战,“这是我一生的光荣。”

1956年,余君孝从朝鲜归国后,部队安排他上了军校。在一次回家探亲时,看到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妹妹,余君孝心中阵阵酸楚,于是向部队提出了退伍申请。1957年4月,余君孝退伍回来后,被安排到当时的分乡梯子口煤矿工作,不久又考取了华中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宜昌地区农业局工作。后来,余君孝放弃了县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在村办林场、瓦厂工作。期间,他带领大家在楠山河做瓦、夯土,在大沟和片坡建了两栋房,还种植了219万多株育苗和27亩茶叶。1982年,村里在大阳坡建发电站,余君孝成了一名发电员,同时兼任广播员,直到2003年才回家休息。樟村坪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曾经问过他还有什么要求,余君孝的回答是,自己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希望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村里的经济发展上,多关心村民的疾苦,“最希望看到碑垭到石人山的路修通,方便这一带的村民出行。”

从硝烟弥漫中走过来的余君孝,每每谈及朝鲜战场牺牲的战友,总是泪湿双眼,而他自己43年隐姓埋名在农村工作,汗水洒遍家乡的青山绿水,却甘于淡泊、从不宣扬,真正展现了一名老战士的高风亮节和模范情操。

(见习编辑 刘绮蕊)

责任编辑 刘绮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