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保康县马桥镇: 大美农村路承载起山区群众幸福梦

云上襄阳  2021-04-08 08:57:56
分享到:

山峦起伏,天高云淡。驱车行驶在荆山腹地的保康县马桥镇农村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中一条条宽阔的沥青公路,还有穿行在群山之间的180多座隧道公路。

建镇1600多年的马桥镇,因交通闭塞,曾经是鄂西北最为贫穷、最为落后的乡镇。近几年,马桥镇在交通部门支持下筹资1.2亿元,新建扶贫路、打造旅游路、提升产业路210公里,建成美丽农村路、示范路85.3公里,完成公路绿化美化、安防工程135.6公里。目前,全镇100%的建制村(社区)通水泥路、通客车、通物流,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到“全国重点镇”、“湖北百强镇”行列。

马桥镇位于保康西南端,与兴山、神农架、房县三地交界。30个村、2个社区,人口32897人,版图面积473平方公里。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190米。因大山阻隔,很多山区群众没有到过县城,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桥人民用双手和炸药打通180多座隧道,书写了“中国隧道第一镇”的修路传奇。

马桥镇素有“磷矿之都、旅游之邦、水电之乡、药材之园”四大美誉。4亿吨的磷矿储量居湖北首位,储量和品位综合排名全国第四。还建成了4A级尧治河、3A级黄龙观两大旅游景区。水能资源蕴藏量达5.5亿千瓦。拥有苍术、柴胡、金钗、天麻等名贵药材365种。

作为全省矿业大镇,马桥矿业经济大开发一度造成了土壤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痛定思痛,近年来,镇党委主动抢抓“四好农村路”建设机遇,将创建全省示范乡镇作为破局“生态旅游镇”发展、打造“绿色经济产业带”的新起点,提出了建设“四好农村路”、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新思路。

对上汇报争资、整合涉农资金、一事一议融资、群众投工投劳,堰垭至尧治河、黄龙观至六柱垭、寺岭至堰垭等矿区公路、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工程快速推进,以尧治河、黄龙观两大4A级景区为中心,22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和特色产业经济带为支撑,连接10个村、辐射全镇的循环式农村公路网全面形成。党政“一把手”靠前指挥,镇直各部门凝心聚力,协调解决各种征迁矛盾。各村组党员干部、公路沿线群众积极参与,在全镇形成了上下一条心、整体一盘棋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合力。

因路起航,马桥矿业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生态旅游、药材产业迅猛发展。马桥镇建成了4个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区,矿山景观路吸引了大批外资。汉江国投与尧治河化工完成并购重组,楚磷、龙蟒等大型磷化企业入驻马桥镇,投资兴建选矿项目。尧治河、黄龙观景区公路提档升级,完成了从矿区到景区的“华丽转身”。8条乡村旅游路、示范路的建成,带动乡村休闲、林果采摘游。周湾莲藕、白果土豆、黄龙观核桃、中坪葛粉、林川蜜桃等30多个特色品牌走出大山,远销北京、武汉等12个省市。横溪药材加工示范园引进日本津村、葵花药业等知名药企。

围绕管理养护、客运发展、物流运输三大主线,马桥镇以安全出行、便利出行、幸福出行为出发点构建三大网络。

在管理养护网络建设上,以人员配套为重点,镇有管养站,村设养护班,路有管养员。镇政府统筹安排养护公益岗位,配套养护资金,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在农村客运网络建设上,以县乡客运班线为基础,开通8条农村短途客运专线,组建集镇出租公交车队,区域农村客运网络形成,3万多名山区群众坐上方便车。在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上,争取交通、商务、供销等部门支持,抢抓全县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机遇,以集镇“快递超市”为中心,建成6家村级物流示范点、17家“三农服务社”、40多家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磷矿之都路成网,千年古镇换新颜。“四好农村路”根植于希望的沃土,满载着山区群众的欢声笑语。

来源:云上襄阳

记者:刘春梅

通讯员:朱玉琳

责任编辑:谢玲

责任编辑 谢玲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